0人評分過此書

在空间中理解时间:从区域社会史到历史人类学

出版日期
2017
閱讀格式
EPUB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7301288849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本书系《狂欢与日常》及《小历史与大历史》二书的续集,书中的个案从山西的村落、市镇,到明清时期的整体变化,从北方边塞到西南边陲,既寻找区域历史过程的“历史性时刻”,也梳理长时程中的连续性。本书是作者近10年来的论文结集,贯穿了对在一个具体空间的社会结构形成的时间过程的思考,表达了作者对历史过程(时间)只有在特定的空间中才能得到理解的认知。通过书中的个案,作者意在重申他对于区域社会史之方法论意义的论说,以及借由人类学视角下区域社会的探讨,达致对中国历史进程的重新阐释,从而解释了历史人类学的含义。
  • 叙说:从区域社会史到历史人类学
  • 以明清为基点:时间上的连续性
    • 从明清史看宋元史——倡导一种“连续递进”的思考方法
    • 卫所军户制度与明代中国社会——社会史的视角
    • “不清不明”与“无明不清”——明清易代的区域社会史解释
    • 多元的时间和空间视域下的19世纪中国社会——几个区域社会史的例子
  • “中心”·“边缘”·全球史:空间上的连续性
    • 在中国研究:全球史、江南区域史与历史人类学
    • 时代交替视野下的明代“北虏”问题
    • 重观东江:明清易代时期的北方军人与海上贸易
    • 明朝隆万之际的族群关系与帝国边略
  • 连续性与“历史性时刻”:山西之例
    • 晋祠与熙丰新法的蛛丝马迹
    • 从贤人到水神:晋南与太原的区域演变与长程历史——兼论山西金元时期与清中叶这两个“历史性时刻”
    • 圣姑庙:金元明变迁中的“异教”命运与晋东南社会的多样性
    • 村民与镇民:明清山西泽州的聚落与认同
    • 赤桥村与明清晋祠在乡村网络中的角色
  • 族群、地域及其“历史性时刻”
    • “岭南”的建构及其意义
    • 从草原传统到汉人文化的建构——从明初军户的垛籍谈起
    • 从移民传说到地域认同:明清国家的形成
    • 身份变化、认同与帝国边疆拓展——云南腾冲《董氏族谱》(抄本)札记
    • 图像如何证史:一幅石刻画所见清代西南的历史与历史记忆
    • 康熙《滇南盐法图》与山水地图的意义
    • 亦土亦流:一个边陲小邑的晚清困局
    • 民国初年一个京城旗人家庭的礼仪生活——一本佚名日记的读后感
  • 观察与思考
    • 西樵山:近世广东史之景观象征——读《南海县志·序》有感
    • 锦屏—清水江文书在重建中国历史叙述上的意义
    • 旧史料与新解读:对区域社会史研究的再反思
    • 河东与河西:三十年来的新史学——帕拉蕾丝-伯克:《新史学:自白与对话》启示录
    • 在历史中发现族群,于草野间审视朝廷——读《帝国之于边缘——现代早期中国的文化、族群性与边界》
  • 附录 从田野中发现历史:民间文献、传说故事的知识考古
  • 后记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