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中国传统文化十五讲

出版日期
2007/09/15
閱讀格式
EPUB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7301090046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本书由“人”的角度切入,就人的体气、饮食、男女、家庭、社会关系、天人关系、历史意识、思维模式、感性世界、德业担当、文化实践等各层面,说明古代文化在这些方面如何处理,其所形成之文化,在于世界其他文化的比较中,又显示了什么型态、有什么优缺点。
  • 版权信息
  • 目录
  • 《名家通识讲座书系》编审委员会
  • 《名家通识讲座书系》总序
  • 序论
  • 第一讲 体气:感诸万物
    • 一 不以形体为崇拜对象
    • 二 不以人体为审美对象
    • 三 不以心体为二元对立
    • 四 知觉体验与气类感通
  • 第二讲 饮食:礼文肇兴
    • 一 上古文明的性质
    • 二 特重饮食的文明
    • 三 饮食思维的传统
    • 四 饮食文明中的人生与宗教
    • 五 饮食文明中的政治与礼教
  • 第三讲 男女:人伦渐备
    • 一 两性关系的想象
    • 二 姓氏与祖先崇拜
    • 三 始祖高与上帝
    • 四 性别思维的特色
  • 第四讲 封建:立此家邦
    • 一 敬人神
    • 二 立制度
    • 三 厚人伦
    • 四 辨中西
  • 第五讲 道术:内圣外王
    • 一 封建礼教
    • 二 郁郁乎文
    • 三 礼本太一
  • 第六讲 天人:通乎神明
    • 一 特殊的神人关系
    • 二 非超越性的天帝
    • 三 非奉诫待救的人
    • 四 自然自在之天道
  • 第七讲 王官:理性的礼制社会
    • 一 诸子出于王官之学
    • 二 王官本于宗法礼教
    • 三 理性化的支配型态
    • 四 社会变迁下的官学
  • 第八讲 史学:史官与历史意识
    • 一 “旧法”世传之史
    • 二 旧法世传之“史”
    • 三 旧法“世传”之史
    • 四 历史性的思维
  • 第九讲 用思:思维模式与方法
    • 一 思维的模式
    • 二 思维的方法
  • 第十讲 抒情:气感愉悦的世界
    • 一 风气声乐以生万物
    • 二 声歌舞踊以成君子
    • 三 君子兴诗感情成乐
  • 第十一讲 忧患:德业政治的担当
    • 一 天下:受命于天的帝国
    • 二 革命:应顺于民的政权
    • 三 国家:参错于家族的邦
    • 四 治国:异于家政的国务
  • 第十二讲 周公:文化实践的圣王
    • 一 思想史上的周公
    • 二 “轴心期”之谜
    • 三 集大成的创制者
    • 四 中国观的确定者
    • 五 礼乐文德的教化
  • 第十三讲 画歪的脸谱:孟德斯鸠的中国观
    • 一 想象远方的“异类”
    • 二 贬损“异类”的道德
    • 三 中国国情特殊论
    • 四 亚洲社会停滞论
    • 五 中国观的新典范
    • 六 精神发展的谱系
    • 七 孟德斯鸠在中国
    • 八 由历史发现历史
  • 第十四讲 由法律看西方对中国文化的认知
    • 一 西方的中国法律观
    • 二 总评:中国法律之性质
    • 三 分论:法律的实施状况
    • 四 超越偏见与误解
  • 第十五讲 华夏文明的异化与再生
    • 一 演化、变化、异化:文明转变与发展的模式
    • 二 变动中的文化:当代中国的文化处境
    • 三 流动的传统与再生的文明
    • 四 大陆、台湾、海外:全球化与华夏文明的新动向
  • 后记
  • 出版地 中國大陸
  • 語言 簡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