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中国边疆与民族问题:当代中国的挑战及其历史由来

出版日期
2018
閱讀格式
EPUB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7301083796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本书从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视角,对当代中国边疆与民族问题的历史由来及其在全球化时代出现的新特点予以探索。
  • 版权信息
  • 目录
  • 作者简介
  • 序 边疆与民族问题——历史与现实层面的思考
    • 一、中国多民族统一国家及其边疆演变的历史特点
    • 二、近代中国的边疆问题与民族危机
    • 三、当代中国边疆民族地区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 引言 民族问题与苏联解体的教训
    • 一、导火索:边疆民族分离主义对联邦统一的直接威胁
    • 二、民族理论的失误:对民族问题的影响
    • 三、民族政策实践的失误
    • 四、政治改革的失误:“新思维”与民族分离主义的泛滥
    • 五、外部原因:西方对社会主义国家和平演变的后果
  • 第一章 历史的遗产
    • 第一节 中华文明的演进与边疆民族的特点
      • 一、中华民族的起源与“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
      • 二、我国边疆民族的分布及其特点
      • 三、中华文明中心的东移及其历史地理成因
      • 四、从“多元一体”论看我国民族问题与边疆问题的关系
    • 第二节 古代中国的边疆战略与民族政策
      • 一、古代中国疆域的演变
      • 二、传统中国的疆国观
      • 三、古代中国的治边思想及对少数民族的看法
      • 四、封建王朝的治边措施与民族政策
    • 第三节 近代中国的边疆危机与民族问题
      • 一、帝国主义侵华与近代中国的边疆危机
      • 二、“海塞之争”与中国近代海权问题
      • 三、传统疆国观的历史局限性
  • 第二章 新中国的边疆战略与民族政策
    • 第一节 当代中国的边疆战略
      • 一、建国初期的国际环境
      • 二、新中国确立新的边疆战略
      • 三、划分边界的基本原则
    • 第二节 当代中国的民族政策
      • 一、党对民族问题的基本看法与基本原则
      • 二、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理论与实践
      • 三、内蒙古、新疆、西藏三个自治区的成立
      • 四、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基本特点
      • 五、我国民族政策中存在的问题
  • 第三章 首创范例:中缅边界问题的解决
    • 第一节 问题的由来:清代中英缅界交涉
      • 一、古代中缅关系与英国侵入缅甸
      • 二、薛福成的边疆观与中英交涉
      • 三、历史遗留问题:英国继续蚕食中国领土
    • 第二节 新中国面对的第一个边界问题
      • 一、黄果园边界冲突事件
      • 二、中缅高层互访,增信释疑
      • 三、中国关于中缅边界的解决方案
    • 第三节 中缅边界谈判与边界条约的签订
      • 一、边界谈判及签约
      • 二、中缅边界和谈解决的意义
    • 第四节 垂范:其他边界问题的顺利解决
      • 一、中国同尼泊尔边界谈判与世界最高峰的划分
      • 二、中国与蒙古边界条约的签订
      • 三、中巴边界谈判与印巴克什米尔争端
      • 四、中国同阿富汗的边界谈判与签约
      • 五、启示:睦邻外交是边疆与民族地区稳定的关键
  • 第四章 中印边界问题的由来
    • 第一节 历史由来:中印边界问题之缘起
      • 一、建国初期的中印关系
      • 二、新中国成立时的中印边界状况
      • 三、印度的“前进政策”与边界冲突的发生
    • 第二节 中印边界谈判与边界战争
      • 一、关于边界问题的中印官员会晤
      • 二、边界战争及其影响
    • 第三节 症结何在?
      • 一、双方在边界问题上的立场不同
      • 二、关于“麦克马洪线”的争议
      • 三、印度对当时中国内政外交环境的误判
    • 第四节 冷战后的中印边界问题
      • 一、中印谋求建立边境军事互信措施
      • 二、瓦杰帕伊访华及其政治意义
    • 第五节 中印边界问题的反思
      • 一、中印、中缅两国关系及边界问题之比较
      • 二、中印边界问题的反思
  • 第五章 中俄边界问题
    • 第一节 中俄边界问题的由来
      • 一、沙俄侵华史与中俄边界问题的缘起
      • 二、中苏关系中的边界问题
    • 第二节 外蒙古独立的由来与反思
      • 一、外蒙古历史上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
      • 二、沙俄策动下的所谓“外蒙古独立”
      • 三、斯大林主义与外蒙正式独立
      • 四、“外蒙古独立”及其教训
    • 第三节 中苏大论战与边疆问题
      • 一、中苏大论战的主要内容
      • 二、中苏边界冲突:从伊塔事件到珍宝岛事件
      • 三、中苏大论战的反思
    • 第四节 中苏边界谈判及边界问题的基本解决
      • 一、中国关于边界问题的基本立场
      • 二、中俄新关系的确立与边疆问题的基本解决
    • 第五节 中苏关系与边疆问题的反思
      • 一、关于中苏边界谈判的总结
      • 二、斯大林主义对中国的历史教训
  • 第六章 中越边界问题
    • 第一节 中越边界问题的历史由来
      • 一、近代中、法、越关系与边界问题的交涉
      • 二、中越关系恶化与边疆冲突的凸现
      • 三、边界争端:从陆疆到海疆的全面爆发
    • 第二节 边界谈判与边界战争
      • 一、中越副外长级谈判:立场与分歧
      • 二、1979年中越边界战争
    • 第三节 北部湾划界谈判及其成功的启示
      • 一、冷战后的中越边界谈判
      • 二、北部湾谈判成功的启示
  • 第七章 大国海疆战略论
    • 第一节 海洋与海疆的重要战略地位
      • 一、从海权观论海疆对现代国防的意义
      • 二、从现代化建设看开发“蓝色国土”的重要性
    • 第二节 亚太大国的海洋战略
      • 一、冷战后美国的海洋战略
      • 二、日本面向21世纪的亚太海洋新战略
    • 第三节 海洋法的新发展及其对中国的影响
      • 一、联合国海洋法的新发展
      • 二、海疆划界的基本原则
      • 三、海洋划界新趋势对我国海疆问题的影响
    • 第四节 新中国的海洋战略与当前的海疆局势
      • 一、新中国的海洋战略
      • 二、战后国际海洋法的实践及其对中国的影响
      • 三、当前中国海疆问题面临的具体挑战
      • 四、台湾因素的新挑战
      • 五、迎接海洋世纪的挑战
  • 第八章 南海诸岛争端的挑战
    • 第一节 南海的战略地位与争端的由来
      • 一、南海诸岛的战略地位
      • 二、南海争端的由来
    • 第二节 南沙争端的现状与挑战
      • 一、“抢先占领”:南沙被侵占的现状
      • 二、国际化趋势:南沙争端的最大挑战
      • 三、日本的南中国海情结
      • 四、东盟的对华“统一战线”
    • 第三节 法理解析:南海诸岛自古为中国领土
      • 一、中国对南沙群岛的历史主权
      • 二、南海相关国家也曾承认中国对南沙的主权
    • 第四节 探索南海争端的解决之道
      • 一、中国关于海洋划界以及对南沙问题的主张
      • 二、做好预防外交,缓和南海争端紧张局势
  • 第九章 中日钓鱼岛之争
    • 第一节 历史由来:钓鱼岛争端的缘起
      • 一、钓鱼岛的地理与战略地位
      • 二、中日争端的演变
    • 第二节 美国因素:对中日钓鱼岛争端的影响
      • 一、战时中美同盟,琉球理应回归中国
      • 二、美国单独占领日本与钓鱼岛的“流失”
      • 三、美日安保条约对钓鱼岛的适用问题
    • 第三节 台湾因素:“保钓”蜕变的冲击
      • 一、保钓运动在台湾的蜕变
      • 二、台湾方面保钓立场式微原因分析
      • 三、“台独保钓”观,值得警惕的新动向
      • 四、台湾“保钓”蜕变的反思
  • 第十章 西藏问题的演变
    • 第一节 西藏问题的由来
      • 一、英俄殖民者对西藏的争夺
      • 二、西藏的地位与“宗主权”问题
      • 三、“西藏独立”的由来
      • 四、晚清藏政改革及其教训
      • 五、外蒙“自治”与蒙藏协定
      • 六、西姆拉会议与“西藏独立国”的缘起
    • 第二节 西藏流亡集团透视
      • 一、“西藏流亡政府”的由来
      • 二、达赖喇嘛的“人权外交”
      • 三、何谓解决西藏问题的“中间道路”
      • 四、“藏独”的特点分析
    • 第三节 美国对华政策与西藏人权问题
      • 一、美国国会与西藏人权问题决议
      • 二、美国总统与西藏人权问题
      • 三、值得警惕的院外西藏利益集团
      • 四、关于西藏人权问题之本质分析
    • 第四节 西藏的前途何在?
      • 一、流亡集团内部矛盾重重
      • 二、国际反华势力今非昔比
      • 三、民族区域自治,西藏的未来所在
  • 第十一章 新疆问题:由来与挑战
    • 第一节 新疆的地缘战略地位
      • 一、历史上新疆是沟通东西方的要冲
      • 二、当代新疆为“亚欧大陆桥”的必经之地
      • 三、多民族“跨境而居”,新疆民族、宗教问题复杂
      • 四、新疆是我国向中亚进口石油的要道
    • 第二节 新疆问题的缘起及其国际背景
      • 一、新疆自古民族风云多变幻
      • 二、近代以来俄国与英国争夺中亚与新疆
      • 三、斯大林对新疆的政策
      • 四、对三区革命的反思
    • 第三节 死灰复燃:冷战后“疆独”的抬头与挑战
      • 一、和平解放后新疆问题的演变
      • 二、20世纪90年代以来新疆分裂活动及其新特点
      • 三、美国的中亚新战略对新疆安全的影响
      • 四、“疆独”活动死灰复燃的国际因素
    • 第四节 “疆独”理论之解析
      • 一、历史根源:从“泛突厥主义”到“东突厥斯坦”
      • 二、“东突”的由来及其分裂主张
    • 第五节 新疆的安全需要“两手抓”
      • 一、中国参与国际合作,打击“东突”
      • 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作用
  • 尾语 迎接全球化时代的挑战
    • 一、全球化对传统民族国家的挑战
    • 二、“9·11”是否证明了“文明的冲突”?
    • 三、“9·11”给中国的警训
  • 参考文献举要
  • 后记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