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顏值:從第一印象到刻板印象,臉孔社交價值的科學解密

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1
閱讀格式
PDF ; EPUB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9860632835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美國出版商協會頒發的2018年PROSE心理學榮譽獎★
人雖自認理性,在決策和判斷時,
卻還是會受一張臉的眉毛和下巴線條所影響。
一部解開臉孔諸多纖細幽微的訊息如何影響大腦建構第一印象的奇書。

我們眼見他人臉孔的那一瞬間,腦中便生成了對此人的想法,而這轉瞬之間的判斷,便預示了所有之後的重要決定。例如貌似能幹的政治人物,勝選的機會更大。我們難以抗拒以面相判斷人的性格,如此判斷卻又經常失準。在絕大多數的情境中,你我若是忽略對方的容貌,做出的推測通常會更加準確。那麼,第一印象為何會廣泛被人所信?它存在的目的又是甚麼?亞歷山大‧托多洛夫是當間此一領域首屈一指的研究者,它在闡述現代科學對於第一印象的研究故事之際,也回答了這些疑問。
本書中援引心理學、認知科學、神經科學、電腦科學以及其他領域的知識,搭配豐富的圖片,讓我們看到透過操作臉部部位的變化,就可以改變對一個人的印象和評價。作者也敘述我們如何運用專門分析臉孔的大腦區域網絡,演化出從臉孔判讀出基本社交訊息和對方瞬間情緒反應的能力。
透過電腦合成照片的連續變化,科學家為我們解密,不但讓我們看到印象如何形成,而且我們還可以透過影像操弄,創造出我們想要製造的印象。儘管我們都知道人不可貌相,但往往還是更相信自己的判斷。科學家卻透過仔細設計過的實驗告訴我們,第一印象並非反映一個人真實性格的事實,而是反映了我們的刻板印象。
這部容易理解、配圖豐富的作品,說明我們多容易在錯誤地方找尋正確訊息。也說明為什麼面相學無法真正在歷史中根除,而顏值在現代社會更是大行其道,影響我們的政治決定和經濟決策。透過這部探討人類第一印象的科學記述之作,我們更加暸解臉的意義而能避開顏值的陷阱。儘管臉孔始終誤導我們,但這本書卻讓我們用不同方式來觀看臉。

推薦人

.「在這個快速刷臉的時代,這本書要教你的不是如何以貌取人,而是不讓自己的優秀才華被埋沒在茫茫人海當中。」
——李大華(職場專家、傳播學院教授)

.「一場百年一遇的疫情,讓我們習慣戴著口罩過公共生活。但是我們彼此在口罩的遮蔽下,錯過了多少第一印象和社交訊息呢?當疫情結束後,大家都摘下口罩,你該從面相得知什麼重要資訊呢?這本書會提供你清晰的科學洞見。」
——黃貞祥(清華大學生命科學系助理教授)
.職場專家、傳播學院教授 李大華
.中正大學犯罪防治學系教授 陳巧雲
.臉孔辨識專家、中正大學心理系教授 襲充文
.清華大學生命科學系助理教授 黃貞祥
.陽明交通大學生物科技系助理教授 黃植懋
————共同推薦

獲獎紀錄
★美國出版商協會頒發的2018年PROSE心理學榮譽獎

國際書評
‧ 一部催眠人心的迷幻之作。—Carol Midgley, The Times
‧ 極富娛樂效果。—Kate Douglas, New Scientist
‧ 闡述立論說服力十足,精彩誘人。—Oliver Moody, The Times
‧ 敘述之聲令人折服,行文流暢乾淨。—Hope Reese, Undark
‧ 流暢,配圖精彩,令人印象深刻……讀來刺激又有趣。— John Antonakis, Science
‧ 本書提起一個眾人注目、但又未解的議題:世人認為第一印象前後相當一致,因而普遍認為自己能從相貌判斷對方值得信賴、帶有威脅,或是帶有支配霸氣。然而這些判斷可能大錯特錯,進而導致在日常大量的人際互動中,產生嚴重的社會不公狀況……托多洛夫此作精湛解釋了他與其他研究者如何推論出人類心智在建構第一印象時所運用的諸多。—Nicholas Wade, Wall Street Journal
‧ 第一印象和瞬間判斷並非不具重要性:它們能翻轉選舉,造就或破壞一個人的成就。心理學家托多洛夫配圖豐富的這部重量級研究,援用認知科學與電腦科學,潛入臉皮底下,一路揭露科學對於人在見到一張臉時的覺知偏見的理解,如何取代「面相解讀」——正如過往面相學的偽科學。他在書中剖析嬰兒對於類似臉孔圖案的回應、臉部神經,以及藝術家辛蒂・雪曼千變萬化、猶似變色龍般的肖像等。—Barbara Kiser, Nature
‧ 精采傑作,有眾多驚人洞見以及引起複雜美學體驗的誘人插圖。—Daniel Kahneman, winner of the Nobel Prize in Economics and author of Thinking, Fast and Slow
‧ 你不會預期本書讀來像冒險小說那樣難以釋卷,但它正是一本讓你不忍放手的作品:它提供大量資訊的手法會讓你想索求更多……愉悅之作。—Mihai Andrei, ZME Science
‧ 托多洛夫是當今臉部認知領域首屈一指的研究者。他在本作中匯聚大量研究資料,將之置於歷史觀點,訴說眾多引人入勝的軼聞。—Lisa DeBruine, University of Glasgow
‧ 資訊豐沛且樂趣十足……儘管本書原是為大眾讀者而寫,但我想絕大多數心理學家都會認為本書不僅有趣,而且甚具教育意義;當中不僅呈現了臉孔認知領域的有趣研究,同時也提出科學方法能如何運用於解開人類心識複雜且幽微的構成過程的案例。―James P. Schmidt, PsycCRITIQUES
‧ 嬰兒天生會尋找臉孔。臉是你我的感情、信賴、恐懼、渴望和回憶的標的。臉啟發了詩歌和視覺藝術。我們相信臉會透露心境和性情,影響決定、定罪以及選舉。在這部權威感十足的作品中,托多洛夫帶領你我遍覽臉的歷史,它在人類事務當中的角色,以及臉的誤導和影響威力。之後你還是會看到一張張臉,但觀看的方法已不再相同。—Eldar Shafir, coauthor of Scarcity: The New Science of Having Less and How It Defines Our Lives
‧ 托多洛夫此作讀來有趣,表面看似令人震撼,但在他對我們評判他人臉孔時的偏見所做的調查之外,還有更深的義涵——那就是我們有許多行為和抉擇都是在無意識、且未知的狀態下做出的。本書顯示,人類雖自認是理性且自持的生物,通常還是會受一張臉的眉毛和臉頰影響。有點嚇人又趣味十足。—David Byrne, founder of Talking Heads and author of How Music Works
‧ 本書出自世上研究人臉的傑出專家手筆。永恆的迷思總認為,臉藏著一個人性格,對此,托多洛夫耐心為你我揭開有關臉部認知豐富且迷人的心理科學,正是此議題的傑出老師。讀過本書,深諳人類心識之後,我懂得益發謙遜。—Mahzarin R. Banaji, coauthor of Blindspot: The Hidden Biases of Good People
  • 序言
  • Part 1 面相學的魅力 The Appeal Of Physiognomy
    • 第01章 面相學者的承諾 The Physiognomists’ Promise
    • 第02章 一瞥即印象 Single-Glance Impressions
    • 第03章 印象重大 Consequential Impressions
  • Part 2 瞭解第一印象 Understanding First Impressions
    • 第04章 心理學家這一行 The Psychologist’s Trade
    • 第05章 化不可見為可見 Making The Invisible Visible
    • 第06章 印象的功能 The Functions Of Impressions
    • 第07章 觀者有意 The Eye Of The Beholder
  • Part 3  第一印象的精準與謬誤 The(Mis)accuracy Of First Impressions
    • 第08章 有圖沒真相 Misleading Images
    • 第09章 次優決定 Suboptimal Decisions
    • 第10章 演化的故事 Evolutionary Stories
    • 第11章 臉上春秋 Life Leaves Traces On Our Faces
  • Part 4 臉的特殊地位 The Special Status Of Faces
    • 第12章 生來看臉色 Born To Attend To Faces
    • 第13章 腦中的臉孔模組 Face Modules In The Brain
    • 第14章 虛假的臉部訊息 Illusory Face Signals
  • 尾聲 更多演化故事 More Evolutionary Stories
  • 謝辭
  • 注釋與參考資料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