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名師這樣教 物理秒懂:國中沒聽懂,高中變天書,圖解基礎觀念,一次救回來

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1
閱讀格式
PDF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9860742947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三萬名讀者肯定,每到學測前就大賣之長銷紀念版

◎國小的有趣自然科,到了國中變身物理課,都聽不懂。
◎念高中還是躲不掉物理──學測啥都考,避不開自然科,很慘。
◎物理就是套原理、套公式,用死背應付吧!(所以學得好痛苦)
◎出社會,就可以不必懂物理了吧?錯!
不只讀書,就業、理財、甚至就醫,你都得懂些物理原理,才能占到先機。
國中沒聽懂、高中變天書,念大學等著被當,出社會無緣當科技新貴……,
你的人生不該是這樣的。如果你很苦惱物理學課程,這本書一定能幫到你。

物理就是物體的原理,基本法則貫通在身邊各種現象中。
例如,用滑輪抬東西為什麼至少省力一半?
電暖器的紅光會把我晒黑嗎?馬達,有的變頻能省電、有的變頻會燒壞,何故?
巨蛋體育場屋頂該蓋幾公尺高才夠?
海嘯時躲在堤防後面為何沒用?有些地震上下跳、有些地震左右搖,何故?
迴旋加速器跟我體檢和看醫生為什麼大有關係?超導體為什麼對我很有用?
拍照何時該用偏光鏡?哪種電動車才是大勢所趨?手機怎麼收不到訊號?
國外帶回來的電器,變壓整流之後為什麼還是不能用?………
物理其實比你想像中有用。而本書的寫法,保證超乎你想像的有趣。

本書由 8 位日本現職高中、大學教師共同編寫,用圖解方式
將力學、功與能、熱力學、電學、電磁學、波動等 6 大基礎物理。
用生活中的各種應用加以解說,
幫你把以前沒聽懂的物理概念,一次救回來!

◎力學:搞懂物體如何平衡、變形和運動
‧搭捷運最有感覺的力——慣性力與離心力。
列車起動和煞車時,沒抓好就會摔跤,就是因為慣性。

‧萬物之間都有引力,誰離不開誰?
其實人與人之間也有引力,只是重力的引力更大,所以雙腳會站在地球上,
人和人之間卻不會吸在一起。

◎物理的「功」與「能」,有什麼功能?
.為什麼明明搬了重物移動,卻說作功是零。
如果施力方向與物體移動方向相反,則是作負功。所以搬起行李往前走,搬行李的力對移動行李的作功為零。

.用「功」的原理來設計機器,想要省力,臂就得拉長一點。
利用「槓桿」、「滑輪」等簡單機械,可以改變施力的方向及大小,讓你更省力。

◎熱力學——「熱」會移動,但溫度不會
.溫度指的是物體、液體、氣體的冷熱程度,就是溫度計上顯示的數值。
熱則是指物體內的原子和分子運動時帶有的能量,轉移到其他物體的過程。
.熱力學定律有三種,其實你天天都在操作,像是把冰水加熱,讓熱茶變冷,
還有摩擦就會生熱。誰說物理很難學?

◎電學——發電與儲電,都是顯學
.發現電:靜電讓人討厭,卻不可或缺!
如果沒有靜電,影印機就沒辦法讓黑色粉末(碳粉)附著在紙上。
.電動車受重視,不只是因為環保!
因為一般燃燒汽油行走的汽車,能量轉換效率差,最後利用的能量大約只有原本的三分之一。

其他像是
.車子開進隧道時,收音機為什麼會收不到訊號?其實是電場作用。
.墊板摩擦以後,為什麼會把頭髮或小紙片吸起來?這是靜電。
.世上萬物幾乎都與波有關—波,如水波、音波、光波、電磁波、地震波,
都是常見的波。

誰說物理很難又很枯燥,
本書保證讓你讀起來像看故事書一樣有趣。
  • 作者簡介
  • 推薦序 學習高中物理三部曲——閱讀、理解與應用/簡麗賢
  • 前言 物理——量化現象並透過觀察與實驗,探討大自然原理的學問
  • 第1章 力學:搞懂物體如何平衡、變形和運動
    • 1.質量與加速度
    • 2.力會使物體變形,也會改變運動狀態
    • 3.用箭頭表達力的量值、方向
    • 4.力可以合成、分解
    • 5.只要有作用力,就有反作用力
    • 6.受力平衡時,不一定是靜止的
    • 7.力矩幫你更省力
    • 8.找出物體的重心
    • 9.速度要有方向,速率代表快慢
    • 10.不管物體有多重,落下速度都相同
    • 11.斜拋運動是垂直及水平運動的結合
    • 12.慣性:物體無法馬上運動,也無法立刻靜止
    • 13.質量和加速度越大,力越大
    • 14.搭捷運最有感覺的力——慣性力與離心力
    • 15.萬物之間都有引力,誰離不開誰?
    • 16.利用既有單位,創新單位
    • 專欄01 為何滑冰選手旋轉時,要收起手臂?
  • 第2章 物理的「功」與「能」,有什麼功能?
    • 1.出力的同時位移,才是作功
    • 2.為什麼搬了重物,作功竟然是零?
    • 3.靜力平衡:施力N焦耳,但「虛功」
    • 4.利用「虛功原理」,探討物體組合維持平衡的條件
    • 5.想省力,臂就得拉長一點
    • 6.用距離換取省力:斜坡、滑輪
    • 7.用「功」的原理來設計機器
    • 8.能量=作功的能力,一定要運動
    • 9.要給它動能,就必須對它作功
    • 10.重力可形成位能,世界不該是平的
    • 11.預測物體行進,用力學能守恆律
    • 12.巨蛋屋頂蓋多高?
    • 13.力學能會化為摩擦力流失
    • 14.「發」電?其實是能量的轉移
    • 專欄02 為什麼火箭發射的地點都選在赤道附近?
  • 第3章 熱力學:分子運動的速度與能量的轉移
    • 1.熱會移動,但溫度不會
    • 2.溫度其實是分子運動的速度
    • 3.導熱能力不同,因為比熱不同
    • 4.熱能不是內能,差別在一動一靜
    • 5.熱力學定律有三種
    • 6.熵:評估有效能量的減少程度
    • 7.永動機真的不可能存在嗎?
    • 8.超導體的原理與用途
  • 第4章 電學——發電與儲電,都是顯學
    • 1.發現電:靜電讓人討厭,卻不可或缺
    • 2.製造電:電的真面目是原子中的「電子」
    • 3.使用大量的電:電學這才得以發展
    • 4.電流像水流,電阻能發光發熱
    • 5.乾電池:低電壓也可以產生大電流
    • 6.電壓:電流乘以電阻
    • 7.串聯:電流不變,各自電壓變小
    • 8.並聯:電壓不變,用電變多
    • 9.一度電是幾千瓦?
    • 10.發電過程,會有能量變成熱而流失
    • 11.變壓、整流,還要轉換頻率
    • 12.電的儲存與電容
    • 13.電動車受重視,不只是因為環保
    • 專欄03 電力儲存——改變世界的關鍵科技
  • 第5章 電磁學:發電、醫學、遙控器
    • 1.電荷形成「場」,相吸或相斥
    • 2.「場」的樣貌:用正電荷的移動軌跡畫出電力線
    • 3.硬把相斥同極送作堆,所花的功叫做電位差
    • 4.電波干擾、收不到訊——靜電屏蔽
    • 5.絕緣體也能帶電
    • 6.磁鐵切半,磁力為何減半?
    • 7.自然現象與醫療科技都用到電磁學
    • 8.電流會產生磁場——右手定則
    • 9.欲拒還迎——電磁感應
    • 10.送電與變壓
    • 11.紅外線和X光,都是電磁波
    • 12.在電暖爐旁不會晒黑,因為是紅外線
    • 專欄04 所有粒子都有波動性,包括我們
  • 第6章 波:萬物都與波有關,包含你、我
    • 1.波不是「物體」,而是現象
    • 2.橫波與縱波
    • 3.波與圓周運動、簡諧運動
    • 4.生活中的各種波
    • 5.波的性質——疊加、折射、反射、繞射
    • 6.波的現代科學應用
  • 參考文獻
  • 索引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