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海外華文報刊連接中國和海外移民地兩端,在將中國本土現實傳播到世界的同時,展現豐富多樣的海外華人社會。
全書分四個章節。作者通過對19世紀清末新加坡華文報刊文本的解讀,探討海外華文報刊同人功能的價值及其生存的歷史意義,還原華文報刊在推動新加坡華族教育和華人文化的作用,以及抗爭種族政治所做的努力,回應中國重大歷史事件在海外的反響和場域建構問題。
研究報刊中折射出的時代背景以及不同時期的中國形象,針對華人社會認同關鍵時期的解析,開展海外華人移民初期中國觀的形成研究,反思清末新加坡華文報刊,是如何隔離於中國語言語境之外,與中國社會激蕩形成互文,構成了與中國平行互生的海外鏡像。
本書由八方文化創作室與新躍社科大學(SUSS)新躍中華學術中心聯合出版,是"華商華社研究"系列叢書的第三冊。
全書分四個章節。作者通過對19世紀清末新加坡華文報刊文本的解讀,探討海外華文報刊同人功能的價值及其生存的歷史意義,還原華文報刊在推動新加坡華族教育和華人文化的作用,以及抗爭種族政治所做的努力,回應中國重大歷史事件在海外的反響和場域建構問題。
研究報刊中折射出的時代背景以及不同時期的中國形象,針對華人社會認同關鍵時期的解析,開展海外華人移民初期中國觀的形成研究,反思清末新加坡華文報刊,是如何隔離於中國語言語境之外,與中國社會激蕩形成互文,構成了與中國平行互生的海外鏡像。
本書由八方文化創作室與新躍社科大學(SUSS)新躍中華學術中心聯合出版,是"華商華社研究"系列叢書的第三冊。
- “华商华社研究”总序 郭振羽
-
第一章 导论
-
一、何以报刊?
-
二、何以新加坡?
-
1. 相对的言论自由
-
2.“城市化”进程中大众传媒发展的可能性
-
3. 华人参与政治需要
-
-
三、何种社会环境?
-
1. 英殖民地和清政府的角逐
-
2. 国内三股力量的域外对抗
-
3. 党派之争和帮群矛盾
-
4. 复杂环境下的对话平台
-
-
-
第二章 区域空间与启蒙思想
-
一、鼓动风潮:华文报刊与公共领域的发展
-
二、风起云涌:从自然科学到现代国家观念
-
1. 自然科学知识的传播
-
2. 教育思想及教育制度的建立
-
3. 现代国家意识启蒙
-
-
三、自我觉醒:华人知识分子的参政途径
-
-
第三章 权力角逐下的生存策略和认同转向
-
一、保种与保教:被建立的孔教与文化共同体
-
1. 借儒教之帆,构建华人文化认同
-
2. 仪式化的选择:被构建的儒教
-
3. 儒教之于华人社会的影响
-
-
二、揆情审势:对中国态度的改变
-
1. 从“吾国”到“祖国”:报刊中体现的认同转向
-
2. 辛亥革命:一个重要的转折点
-
3. 天下国家:现代化思潮影响下的政治参与
-
-
三、权力博弈:在地认同的强化
-
-
第四章 华夷之辨下的华人观念建构与演变
-
一、保固自守:同心圆模式下的族群互动
-
二、新邦旧命:从中华正朔到共和制度
-
三、身份解构:从天下臣民到政治公民
-
四、守道济时:民族观念与认同凝聚
-
小结
-
- 出版地 : 新加坡
- 語言 : 簡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