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戰後南來文人先後來港,加上西方思潮、言論自由、教育普及等各項因素,提供充足的文化養分,促進中文報刊發展,掀開香港報業興盛的一頁。一份報紙除了社論外,副刊就是其靈魂所在,雅俗共賞,是文化的大溶爐。作者自六十年代起投身新聞行業,主要涉足副刊,工作了四十多年,以局中人的身份回顧半個世紀以來報章副刊的變化,希望為香港報業史留下記錄。
- 序一 香港報業星光燦爛的年代
- 序二 鏡像
- 自序
-
第一章 十六歲入行
-
「畫外音」——副刊,百川匯流!
-
-
第二章 青葱歲月
-
「畫外音」——腦袋裡的「濤聲依舊」
-
-
第三章 在「文社」中成長
-
「畫外音」之一——《天天日報》印製偽鈔?
-
「畫外音」之二——報章的漫畫與插圖
-
-
第四章「三及第」文體小說
-
「畫外音」——連載小說的「最後晚餐」
-
-
第五章 六七年這場「五月風暴」
-
「畫外音」之一——我向您們致敬
-
「畫外音」之二——狂熱的年代
-
-
第六章 小報的生存空間
-
「畫外音」——特刊的年代
-
-
第七章 在《新晚報》的日子
-
「畫外音」之一——與電影、電視人的交往
-
「畫外音」之二——回望與前瞻:本土電影「魂飛魄散」
-
-
第八章 全身投入出版
-
「畫外音」之一——湮沒了「大眾文化」
-
「畫外音」之二——回望與前瞻:電視傳媒的出路
-
-
第九章 單槍匹馬入《香港商報》
-
「畫外音」之一——群策群力辦綜合晚會
-
「畫外音」之二——回望與前瞻:報紙的存活空間
-
-
第十章 從商務印書館到緣聚妙法寺
-
「畫外音」之一——守護敦煌
-
「畫外音」之二——香港敦煌佛跡防護功德林
-
「畫外音」之三——清風禪
-
- 後記 感恩
- 外篇 一代報人「霞公」傳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