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韓非子思想研究往往無法徹底擺脫「法」、「勢」、「術」、「性」、「德」、「道」這六項基本觀念。如許觀念能夠為針對韓非子思想而展開的各類研究提供參考或藉助,甚或成為其學派諸多思想內容的出發點或歸本之處。某種意義上,它們就是將韓非子思想塑造成韓非子思想的關鍵所在。
本書在前賢觀點的基礎上,嘗試針對《韓非子》書中這六項觀念的涵義作出探研。在本書作者看來,這六項觀念皆是視不同篇章的不同語境,而具有不同的義項。前賢為他們概括出某種普遍適用之單一涵義的努力,似不符合《韓非子》文本。進言之,以這些具備多重含義的基本觀念為材質所構建的《韓非子》思想結構,與其被認為如前賢所期許的那般條理整齊──譬如「人性」為諸如「法」、「勢」、「術」等現實觀點的出發點,「道」為其現實觀點提供著某種理論基礎,等等──不如說是充斥著內在衝撞、糾集著判若雲泥之價值觀的某種近乎「雜燴」般的存在。
本書在前賢觀點的基礎上,嘗試針對《韓非子》書中這六項觀念的涵義作出探研。在本書作者看來,這六項觀念皆是視不同篇章的不同語境,而具有不同的義項。前賢為他們概括出某種普遍適用之單一涵義的努力,似不符合《韓非子》文本。進言之,以這些具備多重含義的基本觀念為材質所構建的《韓非子》思想結構,與其被認為如前賢所期許的那般條理整齊──譬如「人性」為諸如「法」、「勢」、「術」等現實觀點的出發點,「道」為其現實觀點提供著某種理論基礎,等等──不如說是充斥著內在衝撞、糾集著判若雲泥之價值觀的某種近乎「雜燴」般的存在。
- 序
-
第一章 法
-
第一節 「法」的制定權
-
第二節 「法」的高級原則
-
-
第二章 勢
-
第一節 「勢」的涵義
-
第二節 「勢」在政治上的運用
-
第三節 「勢」的探究價值
-
-
第三章 術
-
第一節 「術」的涵義
-
第二節 統治術與「亂術」
-
第三節 統治術的局限
-
-
第四章 性
-
第一節 前賢面臨的難點
-
第二節 「性智」與「性善」
-
-
第五章 德
-
第一節 「身全之謂德」
-
第二節 「身全之德」引發的緊張關係
-
第三節 「德」的探究價值
-
-
第六章 道
-
第一節 前賢觀點
-
第二節 「道」的兩種涵義
-
第三節 「非常道」的相關問題
-
第四節 「常道」是什麼?
-
- 後記
- 引用文獻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