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本書探討的內容,第壹篇:墨家實踐救世理論的諸多義行。第貳篇:墨家義、利相容的概念。第叁篇:任賢使能、實施善政,乃墨子政治主張的最終目的。第肆篇:墨子「非攻」,但肯定備守和誅討,以締造真正的和平。第伍篇:「非命」論「強力」哲學,是墨子命義全部內涵。第陸篇:韓非驗證事物所用「形名參同」等標準,呈顯知性精神。第柒篇:韓非子所說的「法」,具客觀性、標準性,影響深遠。
- 序言
-
壹、論墨家「義」學的實踐
-
一、前言
-
二、墨家對「義」的認知
-
三、墨家對「義」的實踐
-
四、墨家實踐「義」所透顯的精神
-
五、結論
-
-
貳、墨家義利相容論
-
一、前言
-
二、墨學「義」的根源與意義
-
三、墨學義與利的關係
-
四、義利相容的方法論與實証
-
五、結論
-
-
叁、尚賢.尚同:墨子政治思想研究
-
一、前言
-
二、實施理想政治的方法──尚賢
-
三、達成理想政治的標準──尚同
-
四、墨子政治思想的理想實效
-
五、結論
-
-
肆、墨家和平思想探微
-
一、前言
-
二、和平思想的理論基礎──兼愛
-
三、和平思想的三個具體主張
-
四、止戰義行實證
-
五、結論
-
-
伍、墨子「非命」思想之時代意蘊
-
一、前言
-
二、論孔子「知命」與墨子「非命」
-
三、墨子「非命」論產生的緣由
-
四、墨子以「三表法」論証「非命」說
-
五、墨子「非命」論之現代意義
-
六、結論
-
-
陸、韓非子參驗論芻議
-
一、前言
-
二、「參驗」說的基本精神
-
三、「參驗」的標準及其透顯的知性旨趣
-
四、結論
-
-
柒、韓非子法治思想述評
-
一、前言
-
二、「法」的意義與「法治」觀念的確立
-
三、韓非子「法治」思想的檢討
-
四、結論
-
- 參考文獻
- 出版地 : 臺灣
- 語言 :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