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本書收錄於此書展...
外戚權臣能在南宋的政治情境下產生,皇帝的角色至為重要。由於南宋君主在皇位的繼承過程中,常因無子而出現「養子」以為繼嗣的情形,或是因健康、性格、能力等原因,無法處理龐大的政務,而以腹心之臣,作為政事處理的代行者。因此,君主重用自己的親信,將之任命為閤門官、樞密都承旨等官職,成為近習之臣的重要職位。並透過使用「違法」(沒有經過中書門下)的政令:內批、御筆、白劄子等,繞過中書直接發表,既沒有朝臣論議,也沒有學士院起草頒行,以此遂行皇帝的意志,也讓近習有干政弄權的機會。因此,南宋的時空環境及權臣的個人能力等因素,才是形成南宋外戚權臣的產生原因。
韓侂冑、賈似道兩位外戚權臣,在皇權的絕對性之下,外戚身分無法杜絕他們被重用的事實,而外戚權臣能針對不同議題結合不同的士人合作,且能控制臺諌,以遂行政事的順利推行,這是他們身為外戚,卻能持續執政的原因。
本書藉由皇權、近習、權臣三者的錯綜複雜的關係,經由史料的論證與討論,能更彰顯南宋政治的特色。本書也希冀對過去學界在宋代外戚相關研究的欠缺,能有所貢獻。
韓侂冑、賈似道兩位外戚權臣,在皇權的絕對性之下,外戚身分無法杜絕他們被重用的事實,而外戚權臣能針對不同議題結合不同的士人合作,且能控制臺諌,以遂行政事的順利推行,這是他們身為外戚,卻能持續執政的原因。
本書藉由皇權、近習、權臣三者的錯綜複雜的關係,經由史料的論證與討論,能更彰顯南宋政治的特色。本書也希冀對過去學界在宋代外戚相關研究的欠缺,能有所貢獻。
-
第一章 前言
-
第一節 問題意識
-
第二節 前人研究成果
-
-
第二章 南宋外戚的任用制度
-
第一節 授官與恩蔭
-
一 由父、祖名下蔭補得官
-
二 由后、妃及公主名下蔭補得官
-
-
第二節 俸祿與賞賜
-
第三節 約束與限制
-
一 不任文資,不掌兵權
-
二 不任二府 不任侍從官
-
三 不得與執政大臣與內廷往來
-
-
第四節 小結
-
-
第三章 帝位繼承與外戚
-
第一節 皇子的教養
-
一 皇子學官
-
二 皇子教育內容
-
-
第二節 帝位繼承下的競爭
-
第三節 紹熙內禪與寧宗的即位
-
第四節 理宗即位前的養子風波
-
第五節 小結
-
-
第四章 皇權、外戚與近習
-
第一節 近習的入門之階:閤門官與樞密都承旨
-
第二節 孝宗朝的反張說事件
-
第三節 內批、御筆與南宋的皇權
-
一 高、孝宗時期的手詔、御筆
-
二 光、寧宗時期的內降、御筆
-
三 理宗、度宗時期
-
-
第四節 小結
-
-
第五章 臺諫與黨爭
-
第一節 內禪與韓侂冑的得權
-
第二節 士人議論之下的韓侂冑
-
第三節 外戚與權臣之間:賈似道
-
第四節 小結
-
-
第六章 與政外戚、作風與士人評價
-
第一節 高宗的母族與后族
-
一 高宗的母族
-
二 高宗的后族
-
-
第二節 孝宗、光宗時期
-
一 孝宗的后族
-
二 錢忱、錢端禮
-
三 光宗李皇后家族
-
-
第三節 寧宗以後的與政外戚
-
一 寧宗楊皇后家族
-
二 理宗謝皇后、度宗全皇后家族
-
-
第四節 小結
-
- 第七章 結論
- 後記
- 附表 南宋外戚列表
- 參考文獻
- 出版地 : 臺灣
- 語言 :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