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本書從聯合國世界記憶計畫所傳達世界上少數族群語言之特殊與人類珍貴的共同價值,以及客語推廣的角度出發,記述19世紀西方傳教士及教會記錄典存客語史料的歷史,以淺顯易懂的筆法,讓一般大眾都能夠瞭解客語的趣味與獨特性及客語文化保存的重要性。
- 主任序/何金樑
- 導言/李毓中
-
Chapter 1 母語:文化的臍帶
-
「巴別塔」倒下後的人類
-
用世界記憶計畫拯救少數語言
-
-
Chapter 2 邂逅:西方傳教士與Hakka的相遇
-
大航海時代與天主教的宣教
-
天主教修會來華
-
大傳教時代的敲門聲
-
「客家教會」的拓展與教會自立
-
-
Chapter 3 學汝話.傳亻厓教:巴色差會的客語辭典
-
傳教士編撰漢語辭典的傳統
-
神愛客家 也說客家話
-
有關傳教士客語著作的研究
-
-
Chapter 4 經禔福與《客話讀本》系列
-
經禔福的生平故事
-
經禔福和客家人一起推動的「客家學」
-
行萬里路 編萬卷書
-
-
Chapter 5 巴色差會文本中的客家文化
-
觀點各異的歷史記憶
-
客家文本裡的族群風貌
-
傳統信仰及庶民生活的紀錄
-
客家人與巴色差會的「共生」
-
-
Chapter 6 「他者」眼中的客家女性
-
巴色差會傳教士記錄的客家女性
-
巴色差會帶入的女性教育與婚姻觀
-
此等婦人 正大賢良
-
-
Chapter 7 臺灣客語辭典與聖經的編輯
-
時代浪潮下的臺灣客語
-
日本時期相關客語的出版品
-
20世紀臺灣客語辭典的出版
-
臺灣的客語《聖經》翻譯
-
客家文獻數位化的未來
-
- 結語
- 參考文獻
- 授權說明
- 版權頁
- 出版地 : 臺灣
- 語言 :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