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1.台北城市科技大學觀光事業系專任教授陳正茂,探討台灣「國粹」──歌仔戲與布袋戲,與觀光產業之結合。
2.收錄針對香港「第三勢力」近三十年來(從少年中國學會-中國青年黨-香港第三勢力運動)的最新研究成果。
3.論述顧孟餘、吳國楨、蔣渭川等民初政治人物的悲劇與宿命。
▍橫跨文化資產、觀光產業、社會文化、歷史政治等領域,研究人員必讀專著。
本書輯結作者新近的十篇論文,分為三大部份:文化資產、第三勢力、政治人物。文化資產是以台灣最珍貴的歌仔戲、布袋戲、京劇為探討對象,重新思考其與現階段觀光產業結合的問題。作者對香港第三勢力運動研究著力甚深,本書包含近三十年來學術研究路向三部曲,從「少年中國學會」到「中國青年黨」,再到「香港第三勢力運動」的最新研究成果。而民國政治人物研究,則以顧孟餘、吳國楨、蔣渭川和《現代週刊》幾篇論文為主要探討對象。全書橫跨文化、社會、歷史、政治等領域,是一本相關研究人員的必讀專著。
2.收錄針對香港「第三勢力」近三十年來(從少年中國學會-中國青年黨-香港第三勢力運動)的最新研究成果。
3.論述顧孟餘、吳國楨、蔣渭川等民初政治人物的悲劇與宿命。
▍橫跨文化資產、觀光產業、社會文化、歷史政治等領域,研究人員必讀專著。
本書輯結作者新近的十篇論文,分為三大部份:文化資產、第三勢力、政治人物。文化資產是以台灣最珍貴的歌仔戲、布袋戲、京劇為探討對象,重新思考其與現階段觀光產業結合的問題。作者對香港第三勢力運動研究著力甚深,本書包含近三十年來學術研究路向三部曲,從「少年中國學會」到「中國青年黨」,再到「香港第三勢力運動」的最新研究成果。而民國政治人物研究,則以顧孟餘、吳國楨、蔣渭川和《現代週刊》幾篇論文為主要探討對象。全書橫跨文化、社會、歷史、政治等領域,是一本相關研究人員的必讀專著。
- 自序
-
上篇 文化資產篇
-
文化資產與觀光產業之研究--以台灣布袋戲為例
-
一、前言
-
二、常民文化--布袋戲在台灣之演進
-
三、布袋戲之類別與表演特色
-
四、李天祿「亦宛然」的布袋戲人生
-
五、「五洲園」通天教主的黃海岱
-
六、黃海岱的布袋戲風格與特色
-
七、結論--從文化觀光視角看台灣布袋戲的前景與未來
-
-
文化資產與觀光產業之研究--以台灣歌仔戲為例
-
一、前言
-
二、常民文化--歌仔戲在台灣之源起與演變
-
三、 台灣歌仔戲的進程四重奏--由內台歌仔戲迄於現代劇場
-
四、歌仔戲的表演藝術與結構
-
五、台灣歌仔戲的一代奇葩--楊麗花其人其事
-
六、「明華園」歌仔戲團孫翠鳳的耀眼成就
-
七、結論--酷愛看戲的台灣文化與歌仔戲的未來
-
-
文化資產與觀光產業之研究--以台灣京劇為例
-
一、前言
-
二、梨園春秋--京劇的名稱、源起與發展
-
三、京劇的內容和表演藝術及其戲劇結構
-
四、日治時期京劇對台灣戲劇之影響
-
五、戰後京劇在台灣之發展
-
六、結論:與文化觀光相結合--京劇在台灣的檢討
-
-
-
中篇 第三勢力篇
-
另一條道路--左舜生與香港第三勢力運動
-
一、前言:中國第三勢力運動發展史略
-
二、左舜生參與第三勢力運動之經緯
-
三、恨鐵不成鋼--左對台灣當局的逆耳忠言
-
四、再出發--「中國民主反共聯盟」
-
五、結論--第三勢力的風流雲散
-
-
最後的訴求與迴聲--以五○年代香港第三勢力運動《聯合評論》為場域之分析
-
一、前言:《聯合評論》創刊之背景
-
二、「第三勢力」一詞的重新定調:自由民主運動
-
三、《聯合評論》論述之內容
-
四、結論:第三勢力的落日餘暉--《聯合評論》的風流雲散
-
-
初試啼聲:謝澄平與《自由陣線》集團的緣起緣滅
-
一、前言:香港第三勢力之源起
-
二、《自由陣線》集團的擴張與發展
-
三、謝澄平與許崇智的「中國民主反共同盟」
-
四、《戰盟》成立後與謝澄平的恩怨
-
五、《自由陣線》集團的內鬨和失敗
-
六、 結論:《自由陣線》集團的風流雲散--兼論第三勢力悲劇之宿命
-
-
-
下篇 政治人物篇
-
書生從政的悲劇--顧孟餘政治活動之探討
-
一、前言
-
二、佐蔡元培治理北大
-
三、擁汪成立「改組派」
-
四、在香港從事「第三勢力」運動
-
五、結論--晚年投蔣返台定居
-
-
投機或被利用--「政建協會」、蔣渭川與「228」
-
一、前言:光復初期台灣人的組黨期望
-
二、蔣渭川與「政建協會」
-
三、「政建協會」之組成及其訴求
-
四、蔣渭川、「政建協會」與「228」
-
五、結論:台灣士紳悲劇宿命之探討
-
-
自由主義者從政的悲劇--論「吳國楨事件」及其始末
-
一、前言--風雲詭譎的五○年代
-
二、青雲直上--吳國楨的從政之路
-
三、從意氣風發到黯然下台--吳國楨省府主席難行
-
四、「吳國楨事件」之爆發與初期發展
-
五、結論--「吳國楨事件」之檢討
-
-
-
附錄
-
《現代週刊》研究(1945-1946)--兼論其反映戰後國民黨的「再中國化」政策
-
一、前言:略論戰後初期台灣的雜誌文化
-
二、《現代週刊》作者群及戰後國府的對台政策
-
三、《現代週刊》對「再中國化」議題之論述
-
四、結論--「再中國化」政策之失敗與檢討
-
-
- 出版地 : 臺灣
- 語言 :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