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本書收錄於此書展...
一本完整論述台灣文化資產保存歷程的寶典
6個法制時期.11萬字.23則圖表詳實說明
▲作者花費四十餘年研究文化資產之心得總整理
▲以法制為基準,依編年史將台灣文化資產保存歷程分為六個時期
▲大專院校相關系所學生、從事文化資產保存研究之學者專家的最佳參考書
▲文史工作者、中央及地方各級政府相關官員與文化行政人員的必備工具書
做為「豐富人類精神及智慧無可取代的資源」的文化資產,隨著國際交流便捷及頻繁,已成為展示國家知識力量及文化深度、提升旅遊收益以及國際交流的重要平台。加上近年來經濟全球化之後,先進國家紛紛推動文化創意產業,包括文化資產在內的文化藝術,更成為產業升級或加值的重要根源之一。
然而台灣近代四百多年來,經歷五個政權先後統治,各時期文化資產保存觀念、機制及成果不一,史料分布既廣且雜,亟需統整以利後效。《台灣文化資產保存史綱》的出版,正是以宏觀的歷史演變為主軸,立足台灣,放眼國際,透過客觀而詳實的史料重現台灣文資保存歷程的輪廓,既有助於臺灣文化資產保存的茁壯發展,又能滿足台灣社會現階段需求。
法律為文化資產保存的基礎。有鑒於此,本書以法制為基準,將臺灣文化資產保存歷程區分為六個時期,以編年史的形式,詳實整理記錄。200多幅的圖片,加上十分詳盡的23種附表,讓這本通史性著作更為充實。
除了供文化教育行政人員、相關系所師生,以及文化工作者參考之用,本書亦有助於點醒國人疼惜這些得來不易的珍貴但脆弱的資產。
6個法制時期.11萬字.23則圖表詳實說明
▲作者花費四十餘年研究文化資產之心得總整理
▲以法制為基準,依編年史將台灣文化資產保存歷程分為六個時期
▲大專院校相關系所學生、從事文化資產保存研究之學者專家的最佳參考書
▲文史工作者、中央及地方各級政府相關官員與文化行政人員的必備工具書
做為「豐富人類精神及智慧無可取代的資源」的文化資產,隨著國際交流便捷及頻繁,已成為展示國家知識力量及文化深度、提升旅遊收益以及國際交流的重要平台。加上近年來經濟全球化之後,先進國家紛紛推動文化創意產業,包括文化資產在內的文化藝術,更成為產業升級或加值的重要根源之一。
然而台灣近代四百多年來,經歷五個政權先後統治,各時期文化資產保存觀念、機制及成果不一,史料分布既廣且雜,亟需統整以利後效。《台灣文化資產保存史綱》的出版,正是以宏觀的歷史演變為主軸,立足台灣,放眼國際,透過客觀而詳實的史料重現台灣文資保存歷程的輪廓,既有助於臺灣文化資產保存的茁壯發展,又能滿足台灣社會現階段需求。
法律為文化資產保存的基礎。有鑒於此,本書以法制為基準,將臺灣文化資產保存歷程區分為六個時期,以編年史的形式,詳實整理記錄。200多幅的圖片,加上十分詳盡的23種附表,讓這本通史性著作更為充實。
除了供文化教育行政人員、相關系所師生,以及文化工作者參考之用,本書亦有助於點醒國人疼惜這些得來不易的珍貴但脆弱的資產。
- 前言
- 導論
-
壹法制建置前文化資產的記載
-
一、方志中文化資產的定位
-
二、方志中古蹟的條目及內容
-
三、民間的文化資產保存作為
-
四、小結
-
-
貳「史蹟名勝天然紀念物保存法」時期
-
一、市區改正與保存事務浮現
-
二、「史蹟名勝天然紀念物保存法」在台公布施行
-
三、史蹟名勝天然紀念物指定保存及相關保存事蹟
-
四、小結
-
-
參戰後初期的雜沓與重建
-
一、戰後前期的雜沓
-
二、60年代中期文化作戰與「古物保存法」修正
-
三、70年代晚期鄉土文化保存與「加強文化及育樂活動方案」函頒
-
四、小結
-
-
肆「文化資產保存法」第1版時期
-
一、法規與機制
-
二、主管機關的保存成果
-
三、相關單位的協力政策及作為
-
四、民間的保存活動與事蹟
-
五、小結
-
-
伍「文化資產保存法」第2版時期
-
一、法規與機制
-
二、行政機關的保存成果
-
三、保存事件
-
四、小結
-
-
陸「文化資產保存法」第3版時期
-
一、「文資法第3版」修正的概要
-
二、文化資產保存的執行與維護
-
三、保存事件
-
- 餘論
- 參考書目
- 表格
- 出版地 : 臺灣
- 語言 :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