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1945年2月11日,美國總統羅斯福、英國首相邱吉爾為了誘使蘇聯協助中、美、英三國在亞洲擊敗日本,與蘇聯政府主席史達林簽訂「雅爾達密約」,允許蘇聯恢復帝俄時期在中國東北的利權,並默許外蒙古獨立。國民政府在美國的壓力下,派代表赴蘇聯談判,欲訂立「中蘇友好同盟條約」,俾促使蘇聯迅速對日宣戰。但蘇聯以種種理由遲不出兵,及至美國以原子彈投炸廣島、長崎,日本擬委託蘇聯出面斡旋投降,蘇聯乃率然進兵中國東北。抗日戰爭勝利後,除外蒙古獲得獨立外,蘇聯盡獲東北利權,並協助中共阻止國民政府接收東北,使中共有發展壯大之機。此中經過,秘辛甚多。作者參考中、美、俄等國外交檔案,旁及其他資料,言人所未言,是關心歷史及國際政治者不可不讀。
- 主編者序
-
第一章 雅爾達密約的由來
-
第一節 前奏──從開羅到德黑蘭
-
第二節 雅爾達會議與雅爾達密約
-
-
第二章 中國瞭解密約內容的努力和赴蘇談判的準備
-
第一節 國民政府設法瞭解密約內容
-
第二節 赴蘇談判的準備
-
-
第三章 中蘇談判與中蘇友好同盟條約
-
第一節 第一階段的中蘇談判
-
第二節 中蘇談判休會期間
-
第三節 第二階段的中蘇談判
-
第四節 中蘇友好同盟條約的評價
-
-
第四章 雅爾達會議前後的日蘇關係
-
第一節 雅爾達會議前的日蘇關係
-
第二節 雅爾達會議後日蘇間的秘密交涉
-
-
第五章 蘇聯出兵對日作戰
-
第一節 蘇聯出兵中國的準備
-
第二節 蘇軍進佔中國東北
-
-
第六章 蘇軍控制中國東北及與國民政府關係
-
第一節 蘇軍撤軍之爭
-
第二節 「戰利品」之爭
-
第三節 中蘇「經濟合作」之交涉
-
第四節 蔣經國與史達林在莫斯科的會談
-
-
第七章 蘇聯佔領軍與中共的關係
-
第一節 蘇軍據東北與中共「向北發展,向南防禦」的策略
-
第二節 蘇軍與中共關係的一波三折
-
-
第八章 外蒙古的獨立和新疆地區對蘇關係的變化
-
第一節 外蒙古的獨立
-
第二節 新疆地區對蘇關係的變化
-
-
第九章 雅爾達密約的影響及其相關問題的再思考
-
第一節 雅爾達密約的影響
-
第二節 雅爾達密約相關問題的再思考
-
- 徵引文獻
- 版權宣告
- 封 底
- 出版地 : 臺灣
- 語言 : 繁體中文
- DOI : 10.978.95719/26759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