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本書收錄於此書展...
翻開城市的15張臉
城市是一個有機體,
城市有生也有死。
從巷弄到公寓,從橋樑到公園,
一步步帶領讀懂你我的城市,
看見空間裡的政治、經濟、文化、歷史、人文與科學,
解析道路的法則、為何現代都市不如古老城市美麗、從道路設計與建築樣式架構都市裡的權力,以及現代都市的模樣與正在失去的事物。
建築物提供我們剖析國家與時代的切面。建築物不只擁有地標上的意義,還反映出周邊地理與氣候,也隱含當地人的文化DNA,以及人類的生活如何受到居住空間的影響。身為建築師的俞炫準(Yoo HyunJoon)援引例證,透過15章節的發問帶著我們一起重新觀看一座城市,從有形的建築物規範出無形的空間,其間的衍生結構浩繁如星,但答案都在這座城市裡。
城市是一個有機體,
城市有生也有死。
從巷弄到公寓,從橋樑到公園,
一步步帶領讀懂你我的城市,
看見空間裡的政治、經濟、文化、歷史、人文與科學,
解析道路的法則、為何現代都市不如古老城市美麗、從道路設計與建築樣式架構都市裡的權力,以及現代都市的模樣與正在失去的事物。
建築物提供我們剖析國家與時代的切面。建築物不只擁有地標上的意義,還反映出周邊地理與氣候,也隱含當地人的文化DNA,以及人類的生活如何受到居住空間的影響。身為建築師的俞炫準(Yoo HyunJoon)援引例證,透過15章節的發問帶著我們一起重新觀看一座城市,從有形的建築物規範出無形的空間,其間的衍生結構浩繁如星,但答案都在這座城市裡。
- 前言
-
第一章 人們為何喜歡在那條路上散步
-
為何不喜歡在首爾江南的路上散步
-
明洞的行人為何多
-
空間的速度
-
咖啡店的露天平台為何美化了街道
-
-
第二章 現代城市為何不美麗
-
行人尺度,混亂的城市與廣告看板
-
以前的城市:一致的建材與配合地形的多種型態
-
沒有巷弄,只有走廊
-
抬頭無法看見天空的城市
-
不見人們曬衣服的城市
-
天際線
-
情感的市場
-
-
第三章 空中別墅為何昂貴
-
充滿監視的社會
-
空間與權力
-
空中別墅之所以昂貴
-
夜店為何要有保安
-
監視只有壞處嗎:廣場與運動場
-
飯店與汽車旅館
-
面積與體積
-
-
第四章 城市如何運作:以紐約為例
-
Loft、藝術家與房地產
-
破窗效應
-
冰箱與建築
-
城市開發業者的祕密武器
-
城市再生:生命的循環
-
廢棄設施的再生:紐約空中鐵道公園
-
呆板的棋盤式城市:紐約如何獲得成功?
-
南大門與高麗青瓷有何不同?
-
-
第五章 江南如何發展至今:人類造就城市,城市造就人類
-
城市是有機體
-
從變形蟲到脊椎動物
-
進化的城市:羅馬、巴黎、紐約
-
貨幣上的建築師
-
江南與北韓
-
-
第六章 江北的道路為何蜿蜒曲折:葡萄酒般的建築
-
層層累積的生命歷史
-
燒酒及葡萄酒的建築學
-
多變的生活、唯一的土地、智慧的對策
-
越戰紀念碑:善用歷史、土地與人的設計典範
-
-
第七章 為什麼進入教會是困難的
-
不自在的教會,輕鬆的佛寺
-
宗教活動與空間結構的關係:從猶太教到基督教
-
佛寺與清真寺
-
-
第八章 為何我們認為公園不夠多
-
公園的歷史
-
客廳與巷弄
-
我們經常看電視的原因
-
首爾南山與紐約中央公園
-
漢江與漢江公園
-
-
第九章 辦公室的由來與開放式空間的難題
-
辦公室的誕生與祕密
-
所多瑪與蛾摩拉
-
鐘樓
-
座位配置的祕密:主管的位子
-
全民公敵:日光燈
-
買車先於買房的原因
-
-
第十章 沉悶公寓的社會
-
為何到處是咖啡店與汽車旅館
-
漢江旁的萬里長城
-
公寓與豬
-
公寓與都更
-
家的大小
-
凝聚家人感情的公寓格局
-
建築的幹細胞:獨棟住宅
-
-
第十一章 為何我們熱愛拉斯維加斯的霓虹燈
-
廣告招牌的解讀
-
建築作為資訊
-
為何稱網路「空間」
-
人類作為動物,超越動物
-
夜店與臉書
-
身體、心理與建築
-
-
第十二章 緩慢道路的定律
-
COEX廣場上沒有人潮
-
地下購物中心的限制
-
拯救死去的廣場
-
新沙洞林蔭大道
-
世運商場與香榭麗舍大道:建築師最常犯的兩個錯誤
-
時間即空間
-
德壽宮石牆路
-
-
第十三章 產品設計 VS 建築設計
-
產品與建築
-
汽車與建築
-
《鳴梁》與建築
-
像劉在錫的建築
-
拓樸學與東大門設計廣場
-
地心引力
-
-
第十四章 東方與西方:不同想法的起源
-
圍棋與西洋棋的空間美學
-
漢字與英文字母
-
東方的相對性
-
西方的絕對性
-
蟻窩與蜂窩
-
空間與SPACE
-
韓國料理與多道式料理
-
桌子與地板
-
梅雨與建築
-
-
第十五章 建築對待大自然的方式
-
聖本篤教堂:與大自然對話的建築
-
兩個住宅案例
-
旭山動物園
-
向大自然讓步的潛水橋
-
時間的名字
-
擋土牆的歷史
-
擋土牆與棟別
-
無形的牆
-
圍欄
-
亭子:與大自然對話的建築
-
所謂韓國風格是?
-
- 結語
- 註釋
- 圖片出處
- 出版地 : 臺灣
- 語言 :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