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再生與創新:台北都市發展議程-行動台北2015~2018(上)

出版日期
2019
閱讀格式
PDF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9579528399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計次服務

借閱規則
借閱天數 14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全方位數位經濟時代下的城市,如何掌握先機與布局產業創新發展藍圖,並加速都市更新改革與推動公共住宅進行式,啟動都市下一波的新動能
《再生與創新:台北都市發展議程》堪稱是迄今最完整具洞見的一本書籍。處在每個時代的關鍵變革時刻的交口,務必要有超越現有框架,洞見觀瞻的灼見,本書是一位深具實務經驗與學術研究高度的都市發展策略與都市規劃專家,將個人參與的實務操作所累積的見解與反饋發現以及理論驗證,聚焦本書的寫作於都市發展層面所涉及都市策略規劃議題討論,以及都市治理層面所牽涉產業經濟未來發展議程的設定,加以整理付梓。跳脫限制,徐圖城市再生與創新,不僅可供為思考台北後續發展之參酌,也可供為台灣各城鄉發展與治理之參考、比對或借鏡。
近30萬字,歷時4年寫作,
超過30年的主持都市規劃設計與都市發展策略制定之相關經驗
 本書作者林欽榮先生不僅限於學術研究,其實務經驗之豐富,更促使本書超越理論,在在都是實際且寫實寫真的都市發展見證與與治理論述。除任教於大學相關科系外,更以逾30載參與主持與制定臺灣各都市發展政策的實務經驗,從南到北,歷任都發局長、工務局長、營建署署長、副市長等資歷,並於2015年迄2018年間,就任北市府副市長4年內,督導市政經建部門,包含都發局、都市計畫委員會、工務局、產業發展局、資訊局、地政局、交通局與捷運局等公務部門之政策制定以及執行實戰經驗,更以其擅長之都市發展策略規劃、公共政策、社區營造與城鄉發展、都市設計、建築與景觀規劃等領域專長,完成本撰書本寫。
本書分為三大部分:「都市再生:行動台北2015~2018」、「預見台北:都市發展新議程」、「台北的當代性:現在與未來之間的對話」,係以「城市再生與創新」為主軸,且有鑑於台北市乃台灣城鄉中,之於都市發展與都市治理議題最具實踐性與爭辯性的代表城市,書中以「台北都市發展議程」為申論之主要場域。

「西區門戶計畫」化不可能為可能,使之全然脫胎換骨,
「東區門戶計畫」擺脫南港「黑鄉」,蛻變為國家生技、生醫產業聚落重鎮
 對應於新空間與產業的下一波發展影響衝擊時,林欽榮盤點台北市都市發展策略與規劃,認為台北市確實有必要大幅進行都市再生與創新的積極作為,在往後仍將面臨持續劇烈變遷的年代中,城市所需要的新型態都市再生,將有待進行制度與機制操作改革與治理創新,並加速調節城市所需要的都市再生發展能量。這些關鍵課題,依據林欽榮分析提出有以下各項,包含:
★要有協助產業轉型帶動都市經濟力的城市發展策略,以應數位科技席捲而來的革命,以支持產業創新機會及創造就業機會與經濟活力循環。
★要營造具效能的都市更新機制,促使民間投入都更事業,以改變住居品質與調整都
市功能。
★留住創意人才定居城市,以產生創新活力氛圍,要提供足夠質量的公共住宅存量,
以形成合理的公宅服務流量。
★促進都市發展與城市流動的緊密、適宜關係,要提升公共運輸與都市發展的綜合效
益,強化軌道運輸交通系統服務量能以及TOD策略運用。
★應對人口與社經條件遽變,要加速優化社福服務系統。
★需要善用有限資源與對應氣候變遷的調適策略,並提高城市災害應變能力,進而發
展出循環經濟轉型與技術創新以及相關社會配套。
★需要建構出首都圈永續發展與治理的協作機制。
書中實例處處:
◎國家門戶意象曙光展現-僅用6天時間拆除忠孝橋引橋,讓北門重現,突破「台北車站特定專用區」25年來的開發困境,以正在發生的「西區門戶計畫」,蛻變北車成為民眾有感的國家門戶意象的城市客廳;並全面啟動台北車站區的大型公有地都更與T.O.D捷運聯合開發。如何克服所有發展窒礙,化不可能為可能,使之全然脫胎換骨。
◎啟動「東區門戶計畫」,擺脫南港「黑鄉」印象-東區門戶計畫打造南港具備軟體產業中心、生技產業中心、會展中心、流行音樂中心、交通轉運中心等都市中心功能,化為真實。不僅是協助南港從舊工業的「黑鄉」轉型為知識經濟的生產基地,並躍身成為國家生技、生醫產業聚落的重地。加上南港車站變身為高速鐵路的起始站,使得南港的產業發展的下一波段,將更為舉足輕重,並貢獻給台北,深化台北市產業結構成為創意經濟的重鎮。東區門戶計畫更經由「南港區都市計畫通盤檢討」,劃定「產業生活特定專用區」,驅動了南港地區全面都更,帶動整個南港地區的再生。發展5大中心功能落實於東區門戶計畫的8項行動計劃。均詳細羅列說明與評析。
 ◎突破都更困境的實案說明-臺灣特別是台北市的都更困阻重重,但屋齡老舊導致市容沉沉的現狀,更顯得都市更新勢在必行,且實為城市發展公共建設必要的一環。本書詳述台北都更改革與全面加速推動的關鍵性作法,並羅列幾件原本延宕已久的都更案,如「信義區永春都更案」、「內湖區聯邦合家歡富貴區都更案」,以及公辦都更如「大同區斯文里三期整宅案」等案,在此刻及未來的時間軸裡,深具參考價值。
  • 導言:城市再生與創新
  • 第Ⅰ部分 都市再生:行動台北2015~2018
    • 01 西區門戶計畫與西區再生
      • 從「台北車站特定專用區計畫」到「西區門戶計畫」
      • 西區門戶計畫之北門重現以及公共地景營造
      • 西區門戶計畫之博物館群營造
      • 西區門戶計畫關鍵基地開發之誘導與都市設計
      • 從西區門戶計畫到西區再生
    • 02 東區門戶計畫與空間產業再結構
      • 從南港經貿園區計畫到東區門戶計畫:南港地區近期發展的脈絡
      • 東區門戶計畫之主要內容
      • 空間與產業再結構之策略規劃與行動
      • 南港都市計畫通盤檢討之創新作為:變更及劃定「產業生活特定專用區」驅動南港地區全面都更
      • 東區門戶計畫帶動南港再生
    • 03 改革與推動都更
      • 台北市都市更新推動困境
      • 台北市都更革新作為 (2015-2018)
      • 台北市公辦都更作為與績效
      • 公辦都更里程碑與典範:斯文里三期整宅公辦都更案之實現
      • 由公辦都更到公劃都更
      • 「政府職能到位」以及「都更行政機制滾動式改革」為推動都更引擎
    • 04 公共住宅進行式
      • 2018 台北公共住宅展與第三屆亞洲公宅論壇揭開進行式序幕
      • 台北市公共住宅的需求與課題特性
      • 公共住宅建設實施計畫(2015~2018)
      • 公共住宅基地的樣態與建築計畫的挑戰
      • 公共住宅的新任務與營造社區生活共融
      • 從公共住宅到都市再生的城市發展戰略
    • 05 地區再生計畫與社區創生
      • 台北市地區再生計畫
      • 社子島開發與保育
      • 社區創生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