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牧草種原是植物界中可供草食動物如牛羊等芻料用草種,經由搜集、馴化及評估後保存,目的在避免草種的流失及增加基因質的歧異度,以提高牧草選育所要性狀之改良效率及於不同環境下的適應性。臺灣位處亞熱帶,草種甚多,經過多年選育改良已成栽培草種,如盤固草、狼尾草及尼羅草等,有些成地區性草種,如克育草、藍莖草等,這些草種保有各式各樣的遺傳性狀,皆可供育種者、農業界、植物愛好者及學校學生學習參考。鑑此,在農委會指導下,本所飼料作物組研究人員再次參考民國八十年“台灣牧草種原Ⅰ”增加資料予以修訂,包括禾本科23屬37種,豆科24屬36種編輯成冊,名為“臺灣牧草種原”專輯,共計原色圖片147張,並附簡略說明,以提供各界人士對台灣牧草種原有深一層的認識,進而讓畜牧業對國產牧草的發展更具信心。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