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波薩獎得主安東尼‧格拉夫頓、昆丁‧史金納 塞雷納獎章得主吉爾‧克雷耶
安‧布萊爾、洛林‧達斯頓、班傑明‧艾爾曼、彼得‧米勒、讓-路易‧貢當
八位重量級學者親自分享,踏入歷史學這門領域的學思歷程!
如何汲取前人智慧,解決眼前難題?
如何拋開學科框架,拓展思考深度?
如何因應時代演進,調整研究方法?
歷史學並非蓋棺論定的遊戲,是一種理解世界的思惟方式。
讓我們一起進入史學大師的思考領域,揭開歷史學技藝的神祕面紗。
唯有立足現在,思索過往,才能邁向未來!
本書作者亞歷山大‧貝維拉夸和費德里克‧克拉克兩位年輕學者,訪問八位當代歷史學界的大師。他們彼此來自不同的史學領域,包含書籍史、科學史、非西方知識傳統的歷史、學術史、哲學史、古物學和物質文化的歷史、宗教史、以及政治思想史。透過問答訪談的形式,這些學者述說了他們投身歷史學的經驗,如何看待過去與現在的聯繫?如何突破既有的思惟,開創全新的視野?
例如:與談人之一的吉爾‧克雷耶教授,曾經在瓦堡研究所圖書館擔任十六年圖書館員。作為一位圖書館員,她必須掌握圖書館內所藏的書籍,讓她了解到學習歷史不能侷限在自己的舒適圈,要像一間圖書館一樣結合歷史、藝術、文學、哲學、科學等領域,才能臻於至善。
本書揭露歷史學家寫作背後的心路歷程,訴說他們的思想深度與廣度,不僅為以學術為志業的人們,提供一盞指引前路的燈火,更向大眾展現歷史學的本質,引領我們重新思考看待世界的方式!
安‧布萊爾、洛林‧達斯頓、班傑明‧艾爾曼、彼得‧米勒、讓-路易‧貢當
八位重量級學者親自分享,踏入歷史學這門領域的學思歷程!
如何汲取前人智慧,解決眼前難題?
如何拋開學科框架,拓展思考深度?
如何因應時代演進,調整研究方法?
歷史學並非蓋棺論定的遊戲,是一種理解世界的思惟方式。
讓我們一起進入史學大師的思考領域,揭開歷史學技藝的神祕面紗。
唯有立足現在,思索過往,才能邁向未來!
本書作者亞歷山大‧貝維拉夸和費德里克‧克拉克兩位年輕學者,訪問八位當代歷史學界的大師。他們彼此來自不同的史學領域,包含書籍史、科學史、非西方知識傳統的歷史、學術史、哲學史、古物學和物質文化的歷史、宗教史、以及政治思想史。透過問答訪談的形式,這些學者述說了他們投身歷史學的經驗,如何看待過去與現在的聯繫?如何突破既有的思惟,開創全新的視野?
例如:與談人之一的吉爾‧克雷耶教授,曾經在瓦堡研究所圖書館擔任十六年圖書館員。作為一位圖書館員,她必須掌握圖書館內所藏的書籍,讓她了解到學習歷史不能侷限在自己的舒適圈,要像一間圖書館一樣結合歷史、藝術、文學、哲學、科學等領域,才能臻於至善。
本書揭露歷史學家寫作背後的心路歷程,訴說他們的思想深度與廣度,不僅為以學術為志業的人們,提供一盞指引前路的燈火,更向大眾展現歷史學的本質,引領我們重新思考看待世界的方式!
- 導言
- 資訊、書籍和思想——安.布萊爾(Ann M. Blair)
- 拒絕不證自明——洛林.達斯頓(Lorraine Daston)
- 從「中國沒有什麼」,到「中國有什麼」——班傑明.艾爾曼(Benjamin Elman)
- 總其技藝、方法為「學術」——安東尼.格拉夫頓(Anthony Grafton)
- 哲學史作為一種研究的方式——吉爾.克雷耶(Jill Kraye)
- 重新發現地中海世界:彼得——米勒(Peter N. Miller)
- 教父學與古物學的交會——讓-路易.貢當(Jean-Louis Quantin)
- 歷史與修辭——昆丁.史金納(Quentin Skinner)
- 謝辭
- 出版地 : 臺灣
- 語言 :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