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抗戰勝利後,國共兩黨針鋒相對。在國共頡頏中,中共在武裝鬥爭外,另闢第二條戰線,即學潮鬥爭。學潮對戰後國共兩黨勢力的消長,的確發揮了關鍵性的作用,餘波所及,亦左右了研究的客觀公正;本書則以跳出此一框框作為研究的基點,以窺探、曝陳往事真相為鵠的,藉而重現戰後學潮史實,並探討其影響。
- 主編者序
- 閻序
- 自 序
-
第一章 緒論
-
第一節 研究旨趣
-
第二節 戰後學潮概述
-
第三節 研究方法
-
一 史料蒐集
-
二 史料考證
-
三 模型建構
-
四 提出假設
-
-
-
第二章 戰後學潮勃興的背景
-
第一節 學潮的傳統
-
第二節 戰後國際環境
-
一 戰後美國的對華政策
-
二 戰後蘇聯的對華政策
-
-
第三節 戰後國內情勢
-
一 國共兩黨針鋒相對
-
二 戰爭後遺症的併發
-
-
-
第三章 反內戰學潮
-
第一節 發生背景
-
第二節 昆明學潮(上)
-
一 時事晚會事件
-
二 一二一事件
-
-
第三節 昆明學潮(下)
-
三 罷課和復課的鬥爭
-
四 殯葬的鬥爭
-
-
第四節 影響
-
一 對政府的影響
-
二 對中共的影響
-
-
-
第四章 排外學潮
-
第一節 二二二反蘇運動
-
一 發生背景
-
二 張莘夫慘案
-
三 重慶二二二大遊行
-
四 各地反蘇示威遊行
-
-
第二節 沈崇事件
-
一 發生背景
-
二 沈崇案始末
-
三 北平的反美學潮
-
四 各地的反美學潮
-
-
第三節 反美扶日運動
-
一 發生背景
-
二 各地反美扶日學潮
-
-
第四節 影響
-
一 反蘇運動的影響
-
二 反美運動的影響
-
-
-
第五章 反飢餓反內戰學潮
-
第一節 發生背景
-
第二節 五月學潮(上)
-
一 學潮的序幕
-
二 南京五二〇事件
-
-
第三節 五月學潮(下)
-
三 五月學潮在平津
-
四 武漢大學六一事件
-
-
第四節 影響
-
-
第六章 戰線化學潮
-
第一節 發生背景
-
第二節 第二條戰線的展開
-
一 助學運動
-
二 浙大于子三事件
-
三 上海同濟一二九事件
-
-
第三節 第二條戰線的激化
-
一 四月學潮
-
二 北平七五事件
-
三 淪陷前夕的戰鬥
-
-
第四節 影響
-
- 第七章 結 論
-
徵引及參考書目
-
一、檔案及資料彙編
-
二、報紙及剪報資料
-
三、期刊文章
-
四、叢書及工具書
-
五、傳紀、年譜及回憶錄
-
六、遺稿及文集
-
七、專著
-
八、論文
-
九、西文著作
-
- 附 錄
- 版權宣告
- 出版地 : 臺灣
- 語言 : 繁體中文
- DOI : 10.978.95719/17207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