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本书首先从经典性作品切入,用文本细读的方式,挖掘提炼该类型文的核心设定、快感机制、审美特性;然后以该作品为中心线索,梳理这一类型文的起承转合脉络,以及与文学史和其他文艺资源之间的脉络关系;在此基础上,以文化研究的视野方法,解读这一类型文出现的社会文化原因,剖析其中聚合、折射着的大众集体无意识与国民心态变迁,阐释其作为"时代精神风向标"的价值。同时,通过这些作品从"流行"到"经典"过程的分析,探讨网络文学"主流化"方向,及其参与"新主流文学"建构的可能性。具体解读的对象包括十二大类型的经典文本,很多曾是或仍
- {{copyright["copyright_info"]}}
- 目录
-
导言 网络文学的“网络性”与“经典性”
-
一、网络文学的“网络性”
-
二、“网络性”对雅俗二元对立结构的瓦解
-
三、“网络性”“类型性”与“经典性”
-
四、“网络类型经典”的初步定义和选文标准
-
五、“学者粉丝”:研究者的立场和方法
-
-
第一章 西游:青春的羁绊——以今何在《悟空传》为例
-
一、西游“同人”:从“大话西游派”到“玄幻西游派”
-
二、《悟空传》:网络时代的“公路小说”
-
三、成长:是“转圈”还是“羁绊”?
-
结语:后青春期的“中二病”
-
-
第二章 奇幻:“恶人英雄”的绝望反抗——以烟雨江南《亵渎》为例
-
一、奇幻类网文的一座孤峰
-
二、多重“亵渎”的悖论
-
三、爱情:唯一的救赎之地与避难之所?
-
四、绝望之路:“好人英雄”“贱人英雄”与“恶人英雄”
-
五、“知识就是力量”与“技术天花板”
-
六、“平衡设定”与“任性YY”
-
-
第三章 修仙:东方新世界——以梦入神机《佛本是道》为例
-
一、何谓修仙:从“仙侠”“修真”到“修仙”
-
二、《佛本是道》:沟通人神、再造仙境、重写神谱
-
三、怪力乱神:修仙小说的“新自觉”
-
结语:修仙——古老又现代的超脱之梦
-
-
第四章 玄幻练级:作为欲求表象的数目化抽象世界——以天蚕土豆《斗破苍穹》为例
-
一、作为表象的“世界”:抽象化与等级数目化
-
二、作为欲求的“世界”:超越社会的束缚与身体的限制
-
三、现实理性的“铁笼”
-
结 语
-
-
第五章 盗墓小说:粉丝传奇的经典化之路——以南派三叔《盗墓笔记》为例
-
一、以“盗墓”的名义集结类型
-
二、“烧脑”和“走心”:男女“稻米”的不同快感
-
三、“浪漫之美”:对传统文学批评的挑战
-
-
第六章 历史穿越:“大国崛起”与“个人圆满”的双重YY——以月关《回到明朝当王爷》为例
-
一、回到明朝去“维新”:“崛起”的集体无意识
-
二、理想主义“权臣”与“历史外挂”
-
三、作为“男性向”小说快感机制的“女性”
-
余 论
-
-
第七章 网络官场小说:“去政治化”的现实书写——以小桥老树《侯卫东官场笔记》为例
-
一、两种类型与两条脉络
-
二、中性的叙述与客观的“官场”
-
三、从“成长小说”到“成功指南”
-
四、“当官是一门技术活”
-
-
第八章 穿越文—清穿:“反言情”的言情模式——以桐华《步步惊心》为例
-
一、穿越文:作为一种类型的出现
-
二、不问来路,不求归去
-
三、没有江山,何来美人?
-
四、臣服王权的历史
-
-
第九章 宫斗:走出“白莲花”时代——以流潋紫《后宫·甄嬛传》为例
-
一、大周后宫:硝烟弥漫的大观园
-
二、甄嬛:反“白莲花”女主形象
-
三、宫斗剧:在“亚文化”与“主流”之间
-
-
第十章 都市言情:爱情已朽,如何重建神话?——以辛夷坞《致我们终将腐朽的青春》为例
-
一、告别革命,推开琼瑶
-
二、“易朽的青春”与“不完美的男主”
-
三、渴望绝境,挥霍青春
-
四、橡树已去,木棉如何依旧?
-
五、再造禁忌,抢救爱情
-
-
第十一章 耽美:不止是“沉溺于美”——以风弄《凤于九天》为例
-
一、耽美的内涵及其在中国的发展
-
二、《凤于九天》的“男男罗曼史”
-
三、从风弄的创作看耽美同好社群的文学理念
-
结 语
-
-
第十二章 “废柴”精神与“网络女性主义”——“女性向”代表作家妖舟论
-
一、“小市民”的“废柴”精神
-
二、“网络女性主义”:幻象空间的性别革命
-
三、“我爱你”不如“在一起”
-
-
第十三章 “情怀”“世俗意”“文青范儿”——“最文青网络作家”猫腻论
-
一、“情怀”:启蒙精神的网络回响
-
二、“世俗意”:从草根立场肯定“中国精神”
-
三、“文青范儿”:文学传承、网络性与个人风格
-
结 语
-
- 网络文学词条举要
- 网络文学重要类型文发展简史
- 后 记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