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免死背!圖解數學強棒教室
本書收錄於此書展...
本書沿著時間的脈絡,重溫數學發展的歷程,主要內容包括:古埃及與古巴比倫數學,古希臘數學,古印度與阿拉伯數學,歐洲中世紀與文藝復興時期數學,17世紀數學,18世紀數學,近代數學和中國數學。
書中內容生動豐富,脈絡清晰,可當作年輕學子的課外讀物,也可做為數學老師的補充教材,更可以是所有對數理運算有興趣者的最佳讀本。書中文字敘述活潑有趣,多樣化的圖表搭配圖照,希望讓廣大的讀者們透過閱讀本書,認識數學的發展歷程,領略到數學的趣味性和延展性,又能理解到這個學科發展對經濟和社會、人文等各個領域的重大影響。
本書期望讀者們能夠透過閱讀,領受到數學精神的薰陶,激發對數學的興趣,並懂得把這些理論和運算落實到生活中,讓人知道數學不只是單調的加減乘除,還蘊含豐富的文化涵養。相信本書能夠提供給所有對數學史發展有興趣、正在學習和研讀學科的師生,以及熱愛與孩子共同分享知識的父母們探論時使用,同時也是提高數學能力的得力助手。
書中內容生動豐富,脈絡清晰,可當作年輕學子的課外讀物,也可做為數學老師的補充教材,更可以是所有對數理運算有興趣者的最佳讀本。書中文字敘述活潑有趣,多樣化的圖表搭配圖照,希望讓廣大的讀者們透過閱讀本書,認識數學的發展歷程,領略到數學的趣味性和延展性,又能理解到這個學科發展對經濟和社會、人文等各個領域的重大影響。
本書期望讀者們能夠透過閱讀,領受到數學精神的薰陶,激發對數學的興趣,並懂得把這些理論和運算落實到生活中,讓人知道數學不只是單調的加減乘除,還蘊含豐富的文化涵養。相信本書能夠提供給所有對數學史發展有興趣、正在學習和研讀學科的師生,以及熱愛與孩子共同分享知識的父母們探論時使用,同時也是提高數學能力的得力助手。
- 前言
-
第一章 古埃及與古巴比倫數學
-
1.1 古埃及數學
-
1.2 古巴比倫數學
-
-
第二章 古希臘數學
-
2.1 古希臘數學的發端
-
2.1.1 泰勒斯
-
2.1.2 畢達哥拉斯
-
2.1.3 雅典時期的古希臘數學
-
-
2.2 黃金時代─亞歷山大學派
-
2.2.1 歐幾里得
-
2.2.2 阿基米德
-
2.2.3 阿波羅尼奧斯
-
-
2.3 亞歷山大後期數學
-
2.3.1 海倫
-
2.3.2 托勒密
-
2.3.3 丟番圖
-
2.3.4 帕普斯
-
-
-
第三章 古印度與阿拉伯數學
-
3.1 古印度數學
-
3.1.1 印度數學的主要成就
-
3.1.2 河谷文明時期與吠陀時期
-
3.1.3 悉檀多時期
-
-
3.2 阿拉伯數學
-
3.2.1 阿拉伯數學的主要成就
-
3.2.2 阿拉伯數學家
-
-
-
第四章 歐洲數學
-
4.1 歐洲中世紀時期數學
-
4.1.1 斐波那契
-
4.1.2 奧雷斯姆
-
-
4.2 文藝復興時期數學
-
4.2.1 謬勒
-
4.2.2 塔塔利亞與卡爾達諾
-
4.2.3 費拉里
-
4.2.4 韋達
-
-
-
第五章 十七世紀數學
-
5.1 迪沙格
-
5.2 帕斯卡
-
5.3 納皮爾與對數的發明
-
5.4 費馬、笛卡兒與解析幾何
-
5.4.1 平面解析幾何的創立
-
5.4.2 費馬
-
5.4.3 笛卡兒
-
-
5.5 牛頓、萊布尼茲與微積分
-
5.5.1 牛頓的微積分
-
5.5.2 萊布尼茲的微積分
-
-
-
第六章 十八世紀數學
-
6.1 伯努利時代
-
6.1.1 伯努利家族貢獻
-
6.1.2 其他數學家及成就
-
-
6.2 歐拉時代
-
6.3 法國大革命時期
-
-
第七章 近代數學
-
7.1 19世紀數學
-
7.1.1 19世紀數學概述
-
7.1.2 高斯及數學研究
-
7.1.3 非歐幾何及影響
-
-
7.2 20世紀數學
-
-
第八章 中國數學
-
8.1 中國早期的數學知識和數學思想
-
8.1.1 中國早期的數學工具─算籌與規、矩
-
8.1.2 春秋戰國時期的數學知識和數學思想
-
8.1.3 《周髀算經》與勾股定理
-
-
8.2 《九章算術》及突出成就
-
8.2.1 《九章算術》簡介
-
8.2.2 中國古代分數演算法
-
8.2.3 中國古代的盈不足演算法及方法論意義
-
8.2.4 「方程」之模型構造及演算程式
-
8.2.5 《九章算術》的開方演算法
-
-
8.3 中國古代數學泰斗─劉徽及成就
-
8.3.1 劉徽簡介
-
8.3.2 劉徽的數學機械化思想
-
8.3.3 劉徽的「割圓術」─無窮小分割和極限方法
-
8.3.4 劉徽的出入相補原理
-
-
8.4 《張丘建算經》和《孫子算經》
-
8.4.1 《張丘建算經》和百雞問題
-
8.4.2 《孫子算經》
-
-
8.5 祖氏數學世家
-
8.5.1 祖沖之父子及數學思想
-
8.5.2 祖沖之父子對球體積的研究
-
-
8.6 中國數學專科教育制度的確立
-
8.6.1 算學館與《算經十書》
-
8.6.2 隋唐時期的數學
-
-
8.7 宋元數學─中國傳統數學的高峰
-
8.7.1 賈憲與增乘開方法
-
8.7.2 秦九韶與《數書九章》
-
8.7.3 楊輝及數學貢獻
-
8.7.4 李冶與天元術
-
8.7.5 朱世傑與四元術
-
-
8.8 中國傳統數學的衰落與艱難復興
-
8.8.1 中國珠算及教育
-
8.8.2 徐光啟與《幾何原本》的翻譯
-
8.8.3 李善蘭對近現代數學教育的貢獻
-
-
- 出版地 : 臺灣
- 語言 :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