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一部「霧峰林家」臺灣拓荒史,其實就是一部簡明的臺灣近代史。
中國大陸漢人移民臺灣始自十四世紀多山少地的福建人為了生存不得不日益向海外拓展,從這個時候開始直到十九世紀末未曾止歇,其間並未因各朝政府的禁令而稍緩。這些移民拓荒史,都是很淒涼悲愴的,訴說著先民胼手胝足、艱辛奮鬥的圖存過程。同時也闡明了傳承自福建先民的強悍性格而出現的善鬥習性,從早期與海盜的攻防、與原住民的爭地之鬥,接著是閩客之鬥,到後來的漳泉械鬥,這些爭鬥大部分都是相當殘酷的,更說明了先民在臺灣立足的不易。本書中都有詳盡的描寫。
藉由作者麥斯基爾教授首次訪臺和「霧峰林家」結下的特殊因緣,教授再度返臺著手研究林家拓荒史,滯臺近兩年時間完成研究,繼而寫成此書,從中我們大致可以瞭解臺灣近代四百年來的歷史,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的各項發展皆有獨到的研究成果及敘述,看完此書等於讀完一部簡明的臺灣近代史。
中國大陸漢人移民臺灣始自十四世紀多山少地的福建人為了生存不得不日益向海外拓展,從這個時候開始直到十九世紀末未曾止歇,其間並未因各朝政府的禁令而稍緩。這些移民拓荒史,都是很淒涼悲愴的,訴說著先民胼手胝足、艱辛奮鬥的圖存過程。同時也闡明了傳承自福建先民的強悍性格而出現的善鬥習性,從早期與海盜的攻防、與原住民的爭地之鬥,接著是閩客之鬥,到後來的漳泉械鬥,這些爭鬥大部分都是相當殘酷的,更說明了先民在臺灣立足的不易。本書中都有詳盡的描寫。
藉由作者麥斯基爾教授首次訪臺和「霧峰林家」結下的特殊因緣,教授再度返臺著手研究林家拓荒史,滯臺近兩年時間完成研究,繼而寫成此書,從中我們大致可以瞭解臺灣近代四百年來的歷史,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的各項發展皆有獨到的研究成果及敘述,看完此書等於讀完一部簡明的臺灣近代史。
- 林序
- 感恩序言
- 作者序
-
第一部 一個大清帝國邊陲的拓荒者
-
第一章 孤島──被清帝國併吞前的臺灣(1683)
-
福建開始渡海
-
臺灣的福建移民區發展
-
-
第二章 治理的動機──清政府與臺灣(1683~1770)
-
行政組織
-
雍正朝與乾隆初期的改革
-
-
第三章 美好新世界──十八世紀的彰化社會
-
原住民與最早的居民
-
土地開發與私有土地
-
自助與團結
-
貿易與市鎮的成長
-
-
第四章 拓荒者──林石的興衰(1729~1788)
-
努力的歲月
-
林爽文事件
-
-
第五章 新的開始──第二代和第三代(1788~1839)
-
母權的陰影
-
霧峰一族的奠基者
-
-
-
第二部 林家與大清帝國的危機
-
第六章 土豪──林家與鄉村動亂(1839~1859)
-
地方土豪為一種社會型態
-
林家成為土豪
-
林文察的崛起
-
-
第七章 年輕的將軍──林文察的中國大陸戰役(1859~1863)
-
在閩浙一帶的「臺勇」
-
督辦臺灣軍務
-
-
第八章 試煉期──林文察與臺灣的平亂(1863~1864)
-
清算宿怨
-
督辦軍務更替
-
勝利的果實
-
-
第九章 代罪羔羊──林文明的時代(1864~1870)
-
新崛起的領袖
-
挑戰者
-
陷阱
-
-
第十章 艱苦的年代──林家官司纏身(1870~1882)
-
清理舊帳
-
第一次上訴
-
再次上訴與反擊
-
邁向協議
-
-
-
第三部 臺灣仕紳家庭的塑造
-
第十一章 復甦──變動臺灣中的林家(1882~1895)
-
清法戰爭
-
巡撫的股肱
-
巡撫與地方賢達
-
清代臺灣最後的據點
-
-
第十二章 鄉社的棟樑──林家為地方仕紳(1882~1895)
-
林家與儒家的德行
-
-
第十三章 在家鄉──十九世紀末的家居生活
-
宅第
-
女家長與其他婦女
-
宅第裡的日常起居
-
-
第十四章 財富與權力──一個仕紳家族的經濟基礎
-
土地與水源
-
商業與工業
-
遺產、共同基金與個人財富
-
收入、支出、負債
-
-
第十五章 綜觀拓荒者、土豪與仕紳(1600~1895)
-
統治鬆散、束縛甚嚴的社會
-
地方暴力與土豪
-
政治野心的危機
-
晚清仕紳的困境
-
-
- 結語 二十世紀的林家
- 出版地 : 臺灣
- 語言 :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