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2019年,香港學者與香港未來主人翁的真實對話紀錄】
2019年的香港充滿傷痛,百萬市民在持續近半年的示威活動中歸納出「五大訴求」,但當中對未來的想像卻有濃淡之分,不宜化約。當下任何關心香港的持份者都急於為香港尋求出路。作為社會一員,公共知識人理應為本港付出更多。自2019年10月開始,超過百位來自不同政治光譜、崗位、年齡層的香港學者組成義務團隊,分階段訪問了在2047年尚未超過65歲的香港市民,以期了解年輕市民對三十年後生活的香港有何想像。這份學者訪談報告,反映了他們對當下困局的理解,亦包含對未來的祈願。
(本書為系列第2冊,全系列預計4冊,陸續出版中)
2019年的香港充滿傷痛,百萬市民在持續近半年的示威活動中歸納出「五大訴求」,但當中對未來的想像卻有濃淡之分,不宜化約。當下任何關心香港的持份者都急於為香港尋求出路。作為社會一員,公共知識人理應為本港付出更多。自2019年10月開始,超過百位來自不同政治光譜、崗位、年齡層的香港學者組成義務團隊,分階段訪問了在2047年尚未超過65歲的香港市民,以期了解年輕市民對三十年後生活的香港有何想像。這份學者訪談報告,反映了他們對當下困局的理解,亦包含對未來的祈願。
(本書為系列第2冊,全系列預計4冊,陸續出版中)
- 「香港未來說明書」簡介
- 忘記要細聽的聲音
- 抗爭融入生活 ─ 一場無退讓空間的運動
- 香港還有法治嗎? ─ 一個年輕人的疑問
- 一位無悔的勇武抗爭者
- 香港,是否將成為明日傳說中的亞特蘭提斯?
- 也同歡樂也同愁:一對情侶在 2019 年的思考
- 一位堅持底線的「超級後勤」
- 白色恐怖下,教育工作者的失落與徬徨
- 一場帶來「新獅子山精神」的革命
- 威權主義與普世價值的拉鋸
- 我們要交一個理想的香港給下一代
- 重建社會互信,珍惜香港國際地位
- 不願移民的支援組:運動是思想革命,「盡力做,做到死為止」
- 一位藍絲青年的聲音
- Restart(重新啟動) ─ 香港人可在制度下按這個掣嗎?
- 社會運動作為教育過程:一個中學畢業生的抗爭之路
- 藍絲轉黃絲,為求公義無底線
- 抗爭經驗是我們這一代人的共同身分認同
- 培養批判思維 ─ 避免在抗爭運動中掉進認知偏見的陷阱
- 香港人寧鳴而死.燒光森林看誰浴火重生
- 香港人 ─ 最後一戰的起點
- 「是你教我和平遊行是沒用的」
- 寧鳴而死,不默而生
- 訪談學者群
- 出版地 : 臺灣
- 語言 :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