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簡又文談藝錄

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0
閱讀格式
PDF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9578924949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計次服務

借閱規則
借閱天數 14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本書收錄於此書展...

▲全面收錄漢至民國的廣東文藝名家作品和流變
▲開創嶺南畫派始祖──高劍父研究之先河
▲廣東金石書畫愛好者必備之書
「他的廣東書畫鑑藏,厚古而不薄今,從漢至元之金石到明清書畫墨跡,直到二十世紀的新國畫,甚至包括與簡又文同時的『嶺南畫派』、廣東『國畫研究會』和其他有名的書畫家作品都在他研究與收藏的範疇。這就使得他所垂注的廣東書畫發展史保持著難得的完整性與延續性。在廣東書畫研究方面,簡又文可謂篳路藍縷,與汪兆鏞(一八六一至一九三九)的《嶺南畫徵略》相比,各有千秋,居功至偉。」
──中國國家博物館研究員朱萬章〈簡又文與嶺南金石書畫〉

簡又文的學術成果,一般為世人所知是太平天國史的相關研究,不過對熱衷於中國嶺南金石書畫的學者或收藏家來說,其成就與觀點同樣也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存在。
身為道地的廣東人,簡又文的「斑園」珍藏中絕大多數都是廣東書畫。1949年,簡又文歷經抗戰結束、移居香港九龍仍堅守藏品,從事廣東文獻研究和整理收藏。其所藏橫跨中國嶺南地區之明、清以降作者,合計約250人、作品約1300件。
《簡又文談藝錄》即簡又文於廣東書畫的鑑藏、重要藝術家論述和金石碑刻考究之研究成果集結,諸如嶺南畫派創始人之一高劍父、嶺南奇才蘇仁山與高劍父之師居廉的生平、藝術風格與成就之探查,以及嶺南地區早期的金石碑刻如《劉猛進碑》、《黃腸木刻》和《南宋石刻》等考訂、校誤等鑽研尤深。
簡又文收藏之字畫,多以「真」品為最要,期能以所得之文獻資料,以自身史學專長考究演進。除了呈現嶺南文化於中國文化史之地位與貢獻,也能深刻感受到簡又文對於家鄉文獻、文物與書畫的摯愛,期盼本書能成為後世研究廣東藝術史之指引明燈。
  • 前言:為蔡登山先生作書引言/簡幼文
  • 導讀:簡又文與嶺南金石書畫/朱萬章
  • 廣東書畫鑑藏記
    • 一、引言
    • 二、由漢至元之金石
    • 三、唐宋墨痕
    • 四、明代遺跡
    • 五、晚明及遺民
    • 六、清初(一六四四―一七三五)
    • 七、清中葉(一七三六―一八二〇)
    • 八、清季(一八二〇―一九一一)
    • 九、畫壇的新光
    • 十、民國
  • 廣東書畫鑑藏記(補遺)
    • 一、明
    • 二、清
    • 三、民國
  • 革命畫家高劍父―概論及年表
    • 一、概論
    • 二、高劍父年表
  • 蘇仁山―其人其藝及其思想
    • 一、前言
    • 二、傳略
    • 三、藝術研究
    • 四、思想研究
    • 五、結論
    • 附錄:仁山遺詩錄
  • 居廉之畫學
    • 一、傳略
    • 二、歷史的背景
    • 三、居梅生之作風
    • 四、兩居之分野
    • 五、古泉畫學之特色
    • 六、尾聲
  • 劉猛進碑考
    • 一、篇上:碑石之考證
    • 二、篇下:碑文之詮釋
  • 西漢黃腸木刻考略
    • 一、文字釋義
    • 二、發現經過
    • 三、木刻價值
    • 四、後記
  • 九龍南宋石刻考
    • 一、訪碑經過
    • 二、摩崖本身
    • 三、立石史跡
    • 四、碑文考釋
    • 五、問題討論
    • 六、石刻價值
  • 出版地 臺灣
  • 語言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