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情義與隙末:重看晚清人物

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0
閱讀格式
PDF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9578924789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計次服務

借閱規則
借閱天數 14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本書收錄於此書展...

1.姜鳴、馬忠文、陳子善、傅國湧、劉季倫、劉維開,六大名家一致推薦!
2.文史學者蔡登山梳理大量書信日記、報刊及回憶錄,挖掘埋藏在歷史細節裡的真相,審視人物間的交情與交惡,如何影響晚清局勢。

‧曾國藩‧李秀成‧王闓運
‧左宗棠‧翁同龢‧張蔭桓
‧梁鼎芬‧文廷式‧賽金花
‧康有為‧端方‧楊崇伊
‧梁鼎芬‧張之洞‧張謇
‧翁同龢‧梅蘭芳‧歐陽予倩
‧沈壽‧陳季同‧林紓
‧魏易‧呂碧城‧英斂之
‧李審言‧樊樊山‧陸徵祥
‧李鴻章‧盛宣懷‧徐潤

蔡登山的文章總是從剖析跳動的浪花入手,讓我們看到緩緩流過的往事大河,它的雄渾和細膩,以及波濤之下湧動的暗潮。──歷史學者姜鳴

本書從書信、日記等原始的私密文獻中去考訂曾經發生過的真相。有別於以宏大敘事為特徵的主流樣態和遊談無限的稗官野史,在「言之有據」之下,也讓歷史多了「溫度」。──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員馬忠文

作者以爬梳現代作家生平和創作著稱,這次把眼光投向晚清,重新審視晚清政壇商界、文林藝苑的代表人物,在發掘新史料的基礎上,月旦他們的恩怨,評說他們的功過,娓娓道來,自成一家之言。──華東師範大學中文系教授陳子善

在浩繁的史料中重新發現歷史,需要付出極大的努力,作者有志於此,從現代史又向上延伸到晚清史,挖掘大量細節。──歷史學者傅國湧
  • 代序 / 照見歷史長流
  • 曾國藩何以速殺李秀成
  • 空留高詠滿江山 — 也談王闓運與曾國藩
  • 左宗棠照顧曾國藩後人
  • 翁同龢與張蔭桓之間
  • 繁華畢竟歸搖落 — 也談張蔭桓
  • 梁鼎芬的丟官與失妻
  • 文廷式的革職與脫險
  • 可愛者不可信 — 也談賽金花瓦德西公案的真相
  • 康有為派梁鐵君刺殺慈禧始末
  • 從《匋齋(端方)存牘》看史事
  • 楊崇伊與端方的恩怨
  • 梁鼎芬與張之洞、端方間的一段微妙關係
  • 當張謇遇上翁同龢
  • 張謇與梅蘭芳、歐陽予倩在南通
  • 情在可解不可解之間 — 張謇與沈壽
  • 中學西漸的第一人 — 被歷史遺忘的陳季同
  • 林紓的幕後英雄 — 魏易
  • 呂碧城和英斂之的凶終隙末 — 讀《英斂之日記遺稿》
  • 李審言與樊樊山的文稿風波
  • 從外交總長到修道院神父的陸徵祥
  • 在荷蘭海牙康有為與陸徵祥的相遇
  • 在李鴻章、盛宣懷之間的實業家徐潤
  • 附錄一 文史書寫中的「實證」與「細節」 — 蔡登山的《情義與隙末》 / 邵建
  • 附錄二 槐影扶疏紅紙廊 / 雷雨
  • 附錄三 隙末是金 / 周宗奇
  • 後記
  • 出版地 臺灣
  • 語言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