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余來京師,七年之間,經甲午、戊戌、庚子三大變,私嘆史官失職,起居注徒戴空名……聊存此篇,備異時史官採擇……」──胡思敬,宣統三年
《國聞備乘》是清末監察御史胡思敬寫於滿清王朝滅亡前夕的作品。這位彈劾過袁世凱與諸多皇親國戚的御史官員,拒絕了民國政府所有任官的邀請,潛心書寫晚清之政壇見聞錄。靠著個人近二十萬卷的藏書與根據其在朝中擔任監察御史年間的所見所聞,終寫成此書《國聞備乘》。全書共計四大卷與150個小節,分篇記載清末政局人事、社會狀況、掌故與軼事,是研究清季政治概況者所不可多得之史料。
本書特色
滿清在他辭官的那一年滅亡
那是他曾上疏彈劾過權臣袁世凱與諸皇親國戚卻不被重用的朝代
他在多年著述中痛陳滿清朝政的腐敗,卻對民國沒有任何期待
或許,他仍在民國追尋屬於滿清的時代
※來自晚清監察御史胡思敬的第一手史料
※絕版史料╳經典重現
《國聞備乘》是清末監察御史胡思敬寫於滿清王朝滅亡前夕的作品。這位彈劾過袁世凱與諸多皇親國戚的御史官員,拒絕了民國政府所有任官的邀請,潛心書寫晚清之政壇見聞錄。靠著個人近二十萬卷的藏書與根據其在朝中擔任監察御史年間的所見所聞,終寫成此書《國聞備乘》。全書共計四大卷與150個小節,分篇記載清末政局人事、社會狀況、掌故與軼事,是研究清季政治概況者所不可多得之史料。
本書特色
滿清在他辭官的那一年滅亡
那是他曾上疏彈劾過權臣袁世凱與諸皇親國戚卻不被重用的朝代
他在多年著述中痛陳滿清朝政的腐敗,卻對民國沒有任何期待
或許,他仍在民國追尋屬於滿清的時代
※來自晚清監察御史胡思敬的第一手史料
※絕版史料╳經典重現
- 導讀:胡思敬和《國聞備乘》/蔡登山
- 自序
- 例言
-
卷一
-
同城督撫不和
-
張果敏發跡固始
-
胡文忠權變
-
文宗遺命得人
-
慈安防患之密
-
君主專制之誣
-
穆宗遺事
-
裕壽山誅李世忠
-
李文忠濫用鄉人
-
京曹印結
-
張天師受騙
-
陳尚書罪不掩功
-
改題為奏
-
兄弟不睦
-
母子夫婦不和
-
屠仁守罷職
-
江西京官風氣
-
簡放道府成例
-
何小宋貽誤軍事
-
袁岑氣焰
-
媚袁
-
岑雲階粗莽
-
盛杏蓀辦洋務
-
兵權不輕假漢人
-
部務
-
太后七旬萬壽
-
李文忠辦洋務成效
-
道員詭遇
-
盛祭酒
-
朱陳學派
-
滿洲世閥
-
京官變局
-
黃氏二女
-
趙御史參慶邸
-
名流誤國
-
英侍郎相術
-
梁啟超乙未會試被黜
-
調任
-
陳璧、袁世凱之去
-
會匪
-
本朝三大政
-
學堂流派之雜
-
搜羅名士
-
南昌教案
-
貢獻
-
-
卷二
-
頤和園
-
捐例
-
報效
-
陳右銘服膺曾文正
-
朝士嗜好
-
京師梨園
-
部費
-
督撫奢儉
-
左文襄循資進用
-
中俄交界圖
-
託名著書
-
江淮巡撫
-
一門兩皇后兩福晉三夫人
-
蔣式瑆參慶王
-
督撫各私利權
-
疆吏調員
-
光緒朝政府
-
近人書畫
-
督臣凌蔑司院
-
南黨北黨
-
外務部媚夷
-
鐵路
-
科目盛衰
-
教案
-
二張
-
吳摯甫東遊被謗
-
新增財賦
-
京堂之多
-
保案之濫
-
《湘軍志》
-
新衙門爭權
-
同罪異罰
-
岑雲階入京舉動
-
郵傳部不利堂官
-
林侍郎持正
-
藩司受制督撫
-
李文忠徇私壞法
-
商部兩狀元
-
賭捐娼捐
-
用人不分界限
-
商部捷徑
-
文錫
-
張之洞驕蹇無禮
-
榮文忠升沉
-
梁鼎芬奇氣
-
王壬秋詼諧
-
大臣延攬不慎
-
-
卷三
-
北洋捷徑
-
劉張優劣
-
榮相譎諫
-
朱寶奎叛盛歸袁
-
會議
-
陳夔龍畏內
-
瞿鴻禨因衽席之言失位
-
樊增祥罷官
-
榮祿權略
-
孫文正惡楊杏城
-
書籍聚散
-
《湘潭志》前後印本不符
-
君相不能與布衣下僚爭名
-
叉麻雀
-
袁世凱謀傾岑雲階
-
三先生崇祀
-
服妖
-
閭閣奇節
-
孝欽臨危定策
-
瑜貴妃爭嗣
-
戊申大喪失禮
-
溥偉爭位
-
宮闈疑案
-
孝欽駕馭慶邸
-
要臣兔窟
-
三楊
-
鹿傳霖暗中主復科舉
-
孝欽裁抑幸臣
-
張文襄暗於知人
-
后妃以言語得禍
-
-
卷四
-
差使變為實官
-
督撫趨時
-
隆裕始儉終奢
-
漢員不丁憂
-
監國預防隆裕
-
監國之黯
-
京朝饋遺
-
外黨
-
宣統初年朝士
-
孝欽仇恨外人
-
張翼倚醇府勢盜賣官礦
-
張袁相惡
-
江蘇兩巨紳
-
政出多門
-
言路盛衰
-
張之洞抑鬱而死
-
孝欽優容慶邸
-
盛尚書誘騙澤公
-
主持新法罪魁
-
貽穀參案
-
鄭蘇龕好為大言
-
宗人貧乏
-
翁師傅晚境
-
保薦人才
-
廣東十姊妹
-
天閹
-
保皇黨
-
言路報館罔利之術
-
宦途異數
-
三菱公司
-
銅元紙幣之害
-
軍機不勝撰擬之任
-
兵變
-
辜鴻銘堅拒袁黨
-
瑣記
-
- 出版地 : 臺灣
- 語言 :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