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健康鑰方,生物訊息

出版日期
2021
閱讀格式
PDF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6267018699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計次服務

借閱規則
借閱天數 14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健康,有了生物訊息才完整──訊息、能量、物質完美金三角。
◎鑰方,領先全球的生物訊息技術──落實永續健康生活。
◎兩位學者將多年合作研究的生物訊息,用容易理解又不失專業的方式介紹給社會大眾。

整合中醫學、西醫學、自然醫學、功能醫學、生物能/生物訊息醫學……的理論及方法」的「整合醫學」為手段,來達到健康促進、「人人 知健康 行健康 得健康」的目標及願景!

●甚麼是生物訊息?
生物訊息是一個既陌生又親切的科學,理論非常艱深,來自於量子自旋場(Quantum Spin Field)的效應,但是宇宙萬事萬物都有訊息場,每天生活所見所感幾乎都跟訊息場有關。
研究生物訊息這個領域需要進入新的視野及思維的角度,不能再眼見為憑,應該開拓到比物質更高階的訊息頻率的領域,探究不可知、未曾知的事物及狀態。
生物訊息技術則是著眼於研究生物間溝通訊息的正確與否,並加以導正的一種純科學的技術。生物訊息技術記載訊息的方法是採取自旋(spin)來記載訊息。

●一本生物訊息的科普書
有別於一般過於玄虛艱深的哲學思維,把看不到的未知領域當作是非科學看待,本書直接碰觸這些未知的領域,在科學理論未完備的過去,這些確實是未知的,但在量子力學已經逐漸完備的當下,一些現象已經可以清楚的套用量子力學的效應來解釋。
對於一個既陌生又親切的科學,如何使用清晰的理論與驗證說明出來,確實很難,不過在兩位作者的合作之下,李順來著重於理論基礎的論述,陳冬漢著重於驗證與經驗的論述,讓生物訊息得以在符合科學驗證、容易理解的範圍內,讓大家清晰的了解生物訊息的特性與內涵。
讀者閱讀本書,能從理論和實用面得到對訊息更清楚的認知,並能以客觀科學的角度來認識訊息,補足以往只有物質、能量的世界缺口,清楚的看見與面對完整的生命架構。


「兩位作者將他們二十幾年來在生物訊息領域默默辛苦努力與耕耘的過程、經驗及心得,用儘可能嚴謹、科學實證的態度,深入淺出、引經據典,有所說有所不說……對生物訊息較陌生的初學者,是很好的入門書;對已入門的同道,可由此書增加許多理論基礎及發展、運用的方向。」
──林承箕醫師

「我非常高興本書的兩位作者能夠以相對客觀理性的華人科技業者角度,來深入討論『生物信息學』的物理與生理信息理論與現象。」
──樓宇偉博士
  • 推薦序一 生物訊息書序/林承箕 醫師
  • 推薦序二 介紹有中華文化特色的「生物信息」 科學理論與技術探索書籍/樓宇偉 博士
  • 作者序一 李順來 博士
  • 作者序二 陳冬漢
  • 前言
  • 【健康】有了生物訊息才完整(訊息、能量、物質完美金三角)
    • 第一章 已然持續運作的生物訊息
      • 第一節 如音樂般讓人重拾快樂的藥草
      • 第二節 令人震撼難解的植物祕密
      • 第三節 東方醫學的奧祕在於看不到的氣
      • 第四節 西方順勢療法的精髓在於訊息
      • 第五節 生物訊息的本質和頻率有關
    • 第二章 現代科學論述的生物訊息
      • 第一節 生物訊息理論根源於物理學
      • 第二節 量子生物學在生物體內扮演重要的角色
      • 第三節 生物訊息醫學為健康產業開創一個新紀元
      • 第四節 生物訊息在科學上的定義
    • 第三章 實驗可以看到生物訊息的作用
      • 第一節 透過低頻脈衝電磁場來乘載生物訊息
      • 第二節 透過水來乘載生物訊息
      • 第三節 透過記憶晶片來乘載生物訊息
  • 【鑰方】領先全球的生物訊息技術(落實永續健康生活)
    • 第四章 生命架構下看生物訊息
      • 第一節 科學與玄學的漸層帶
      • 第二節 生物訊息驅動能量與物質運作
      • 第三節 哪些現象是屬於生物訊息的作用?
      • 第四節 生物訊息與一般的能量產品有何不同?
    • 第五章 從中醫的黃帝內經來看生物訊息
      • 第一節 黃帝內經的氣與生物訊息
      • 第二節 以中藥為例談生物訊息的配伍
      • 第三節 生物訊息測量的原理與方法
    • 第六章 生物訊息發展的關鍵突破
      • 第一節 突破訊息發展與應用的限制
      • 第二節 生物訊息奈米微晶片的誕生
      • 第三節 累積與優化生物訊息資料庫
      • 第四節 生物訊息啟動回歸正常狀態
    • 第七章 為健康產業開創一個新紀元
      • 第一節 看見生物訊息無法作用的原因
      • 第二節 專注生物訊息合作發展與應用
      • 第三節 成為永續健康生活的重要支柱
    • 最終章 生物訊息發展的為與守
  • 出版地 臺灣
  • 語言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