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殺道事件:潘霍華倫理的神學對牟宗三道德的形上學的批判意涵

出版日期
2009
閱讀格式
PDF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9579186483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計次服務

借閱規則
借閱天數 14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當代新儒家牟宗三(1909-1995)以人的道德自覺為基礎,建立其道德形上學,並進而成就無執的存有論與執的存有論……
  • 自序
  • 導論:道德的形上學與倫理的神學
  • 第一部 界限的問題
    • 第一章 論牟宗三對基督宗教的判釋
    • 第二章 殺道事件-對比牟宗三與潘霍華對耶穌、基督的思考
    • 第三章 界限與自由-潘霍華論人之自我了解以及其對牟宗三的批判意義
  • 第二部 隱喻的他者
    • 第四章 崩落破裂後的救贖-對牟宗三與潘霍華的一種隱喻式解讀
    • 第五章 因他者而思-牟宗三、莫特曼與潘霍華、海德格與德希達
  • 第三部 因他者而思
    • 第六章 潘霍華與牟宗三對康德的閱讀
    • 第七章 潘霍華與牟宗三對海德格的閱讀
  • 第四部 迂迴地解讀
    • 第八章 迂迴地進入-兼論牟宗三對中國哲學的解釋
    • 第九章 孔、孟、荀與潘霍華的群己觀-從成人之道著眼
  • 參考書目
  • 人名索引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