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本书引入伽达默尔哲学诠释学为理论视角,以唐代僧人的传记史料为研究对象,用新角度审视老问题,把“佛教中国化”还原为“理解如何可能”与“真理如何可能”两个基本的哲学议题进行讨论,以此来尝试证明佛教中国化过程的必然性以及中国佛教的合法性。本书论述了佛教在中国的样态是儒家文化“前理解”与佛教本身“出世”特点相融合的“视域融合”的佛教。
- 封面
- 前折页
- 书名页
- 文前辅文
- 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宗教学研究博士文库学术委员会
- 总序
- 目录
-
绪论
-
一 本书研究对象及理论视角
-
二 相关研究动态及文献综述
-
三 本书主要内容
-
-
第一章 伽达默尔哲学诠释学概述
-
第一节 “前理解”为真理塑形
-
一 正见始于偏见
-
二 “前理解”之于真理的意义
-
-
第二节 “视域融合”使真理成型
-
一 非科学真理的“关系”结构
-
二 非科学真理即“视域融合”的真理
-
三 “视域融合”真理的合法性
-
-
小结
-
-
第二章 唐代僧人的儒家文化“前理解”
-
第一节 僧人的儒家文化背景
-
一 家世儒宗
-
二 儒生出家
-
三 出家后补习儒学
-
-
第二节 僧人前理解中的“孝”
-
一 对亲人之孝
-
二 对师父之孝
-
-
第三节 僧人前理解中的“忠”
-
一 一颗忠心圆满两重身份
-
二 建塔造像祈福尽忠
-
三 “梦”是僧人尽忠之纽带
-
四 “忠”的其他表现形式
-
-
第四节 僧人修行境界的儒家维度
-
一 以“仁”来形容修行境界
-
二 以“大丈夫”为修身标准
-
三 作为通往佛教道路的儒学
-
-
小结
-
-
第三章 “视域融合”的中国佛教
-
第一节 唐代佛儒之间的“对话辩证法”
-
一 以“入世”来审视“出世”
-
二 在“入世”中从容“出世”
-
-
第二节 佛教中国化问题的再审视
-
一 本土化提法的结构与解构
-
二 佛教的中国“显现”
-
-
第三节 现实问题的启示
-
一 宗教中国化问题的思考
-
二 对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问题的思考
-
-
小结
-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版权页
- 后折页
- 封底
- 出版地 : 中國大陸
- 語言 : 簡體中文
- DOI : 10.978.75201/43325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