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宋明以来,珠江三角洲地区开发日趋成熟,粤商崛起,与此同时,士大夫队伍也日益成长壮大,并为了改变中原士人之前所描述的岭南“烟瘴荒蛮”形象,不遗余力地推介王朝正统文化。本书通过明清广东仕宦建构三位女性形象的研究,一方面管窥宋代以来女性在珠江三角洲地区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另一方面也试图揭示仕宦将唐宋岭南女性“另类”形象逐步归整到王朝正统化背后的动机。三位女性形象的建构,反映了边疆地区在士大夫不断改造下,逐步与王朝正统文化相融合的过程。
- 封面
- 前折页
- 书名页
- 前言
- 目录
-
上篇
-
第一章 贞女芳踪高万古
-
一 水乡泽国的珠江三角洲
-
二 岭南社会的另类性别结构
-
三 吴妙静与贞女桥
-
四 明代官民重建贞女桥与贞女庙
-
五 清代仕宦对节孝形象的再建构
-
小结
-
-
第二章 咨而惟德女中士
-
一 明初女官制度
-
二 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女官
-
三 黄惟德等籍贯归属的争夺
-
四 黄惟德其人其事及形象塑造
-
五 女官读书识字与士人推行女教
-
小结
-
-
第三章 妇德何尝在识字
-
一 李晚芳其人其事
-
二 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商业化氛围
-
三 李晚芳教子先贾后儒
-
四 女性振兴家庭(族)的责任感
-
五 李晚芳著述的成就
-
小结
-
-
-
下篇
-
第一章 珠江三角洲贞节女性的生活境遇
-
一 广东士人对节烈的推行
-
二 女性守节与改嫁的张力
-
三 守节女性的生存来源
-
四 贞女、孝女现象的盛行
-
五 女性对家族和社会的回馈
-
-
第二章 民间社会建构的女官形象
-
一 陈司彩的家族背景
-
二 女官庇荫下的陈氏三房
-
三 女官在家族祭祀中的变化
-
四 民间对女官的想象和传说
-
-
第三章 珠江三角洲才女的人生历程
-
一 才女文化的发展路径
-
二 珠江三角洲士人的“才女观”
-
三 女性社交网络的构建
-
四 才女作品的现实关怀
-
-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版权页
- 后折页
- 封底
- 出版地 : 中國大陸
- 語言 : 簡體中文
- DOI : 10.978.75201/48641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