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本书把知识型企业作为研究主体,以产权思想作为逻辑基础,从企业剩余索取权出发,提出知识型企业中的企业所有权“二元主体论”,由“物质至上观”演进到“共同治理观”,并以此为基础研究人力资本间接计量方法,构建基于人力资本产权的公司治理结构理论模式、收益分配模式与会计核算模式。人力资本价值的合理计量是企业进行制度创新的必要条件和技术前提,产权制度是基础,分配制度是目的,会计制度则提供技术支持。具体内容主要包括:企业所有权和人力资本剩余索取权的安排,知识型企业及其人力资本界定的重新思考,企业制度的实际演变与知识型企业人力资本介入治理,知识型企业人力资本的价值计量和定价模式研究,知识型企业共同治理逻辑下的产权制度、收益分配制度、会计制度创新。
- 封面页
- 书名页
- 版权页
- 内容简介
- 作者简介
- 前 言
- 目录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思路、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3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4 本研究的主要创新之处
-
1.5 本章小结
-
-
第2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2.1 企业理论
-
2.2 人力资本理论相关研究回顾及评析
-
2.3 企业制度创新的相关理论
-
2.4 现有研究的局限性
-
2.5 本章小结
-
-
第3章 企业所有权和人力资本剩余索取权的安排
-
3.1 企业所有权安排的相关理论
-
3.2 人力资本的剩余索取权与资本收益的安排
-
3.3 人力资本介入治理
-
3.4 本章小结
-
-
第4章 知识型企业及其人力资本界定的重新思考
-
4.1 企业性质的重新认识——结合企业知识理论的思考
-
4.2 知识型企业的界定
-
4.3 知识型企业资本概念的重构
-
4.4 对知识型企业人力资本界定的重新思考
-
4.5 本章小结
-
-
第5章 企业制度的实际演变与知识型企业人力资本介入治理
-
5.1 企业制度的实际演变
-
5.2 知识型企业人力资本的特征及其风险承担
-
5.3 知识型企业中的企业所有权分享主体研究
-
5.4 知识型企业中的企业所有权安排
-
5.5 知识型企业人力资本介入治理的共同治理模式
-
5.6 本章小结
-
-
第6章 知识型企业人力资本的价值计量和定价模式研究
-
6.1 人力资本价值基本理论
-
6.2 人力资本价值计量的方法综述及评析
-
6.3 人力资本价值计量与人力资本定价的关系分析
-
6.4 人力资本的间接定价方法——基于博弈论和信息经济学
-
6.5 共同治理逻辑下人力资本间接定价模式——基于市场计量视野
-
6.6 计量人力资本的Black-Scholes期权模型辨析及其应用
-
6.7 基于看跌期权的人力资本定量研究
-
6.8 本章小结
-
-
第7章 知识型企业共同治理逻辑下的产权制度创新
-
7.1 产权与所有权
-
7.2 人力资本产权分析
-
7.3 知识型企业产权制度创新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
7.4 知识型企业人力资本产权化的实证分析
-
7.5 知识型企业产权制度创新
-
7.6 本章小结
-
-
第8章 知识型企业共同治理逻辑下收益分配制度创新
-
8.1 知识型企业收益分配制度创新的基础及其原则
-
8.2 人力资本有权取得参与企业剩余收益分配的权利
-
8.3 共同治理逻辑下的剩余收益观及剩余索取权的安排
-
8.4 共同治理逻辑下企业收益分配新模式的基本框架
-
8.5 知识型企业共同治理逻辑下收益分配制度创新的现实意义
-
8.6 本章小结
-
-
第9章 知识型企业共同治理逻辑下的会计制度创新
-
9.1 知识型企业的共同治理对传统会计的挑战和影响
-
9.2 知识型企业共同治理逻辑下会计的创新方向
-
9.3 共同治理逻辑下会计范式的创新思路与选择
-
9.4 共同治理逻辑下纳入人力资本的会计核算体系
-
9.5 纳入人力资本的会计核算案例分析
-
9.6 本章小结
-
-
第10章 结论、研究局限与展望
-
10.1 本研究的主要结论与创新点
-
10.2 研究局限
-
10.3 对进一步研究工作的展望
-
- 参考文献
- 出版地 : 中國大陸
- 語言 : 簡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