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本书选取和精讲国内外学者有关史学理论、唯物史观、早期文明、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精神、现代世界体系、现代化、第三世界等方面的代表性著作,并以唯物史观予以分析,以方便读者深刻学习和理解世界通史各阶段历史演变的主题。
- 封面
- 前折页
- 书名页
- 文前辅文
- 编委会
- 前言
- 目录
-
第一章 卡尔与《历史是什么?》
-
第一节 原著简介
-
一 爱德华·卡尔简介
-
二 写作背景
-
三 版本及流传
-
-
第二节 主要内容与基本观点
-
一 历史学家与历史事实的关系
-
二 社会与个人的关系
-
三 历史与科学、道德的关系
-
四 历史中的因果关系
-
五 历史中的进步观念
-
六 当代世界的巨变
-
-
第三节 评析与学习启迪
-
一 原著评析
-
二 学习意义与启迪
-
三 学界关于“历史”的争鸣
-
四 从传统史学向新史学的转变
-
-
参考文献
-
-
第二章 恩格斯与《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
-
第一节 原著简介
-
一 恩格斯简介
-
二 写作背景
-
三 《起源》是恩格斯的独立之作
-
四 版本及流传
-
-
第二节 主要内容与基本观点
-
一 两种生产理论
-
二 人类历史史前三阶段
-
三 个体家庭的起源
-
四 氏族制度
-
五 私有制的起源和阶级的产生
-
六 国家的起源和实质
-
七 妇女解放
-
-
第三节 学习意义与启迪
-
一 古代国家形成争鸣
-
二 学习意义
-
三 方法论启迪
-
-
参考文献
-
-
第三章 崔格尔与《理解早期文明:比较研究》
-
第一节 原著简介
-
一 布鲁斯·G.崔格尔简介
-
二 写作缘起与出版
-
-
第二节 主要内容与基本观点
-
一 “早期文明”的定义
-
二 早期文明中的社会政治组织
-
三 早期文明中的经济
-
四 早期文明中的认知和象征层面
-
五 讨论与结论
-
-
第三节 评析与学习启迪
-
一 学术贡献与局限性
-
二 学界关于“文明”的研究
-
三 学习启迪
-
-
参考文献
-
-
第四章 布洛赫与《封建社会》
-
第一节 原著简介
-
一 马克·布洛赫其人
-
二 创作动机、出版与传播
-
-
第二节 主要内容与基本观点
-
一 “封建社会”的由来
-
二 欧洲封建社会的产生
-
三 家族关系
-
四 附庸制和采邑
-
五 下层社会的依附关系
-
六 社会等级
-
七 政治体制
-
八 封建社会的衰落与延续
-
九 封建社会的普遍性
-
-
第三节 评析与学习启迪
-
一 原著评析
-
二 国内外学界关于“封建社会”的研究
-
三 学习启迪
-
-
参考文献
-
-
第五章 韦伯与《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
-
第一节 原著简介
-
一 马克斯·韦伯简介
-
二 写作缘起
-
三 基督教与“新教”
-
四 出版、传播与影响
-
-
第二节 主要内容与基本观点
-
一 资本主义的特性
-
二 宗教信仰与社会阶层
-
三 资本主义精神
-
四 路德的职业观
-
五 入世禁欲的宗教基础
-
六 禁欲与资本主义精神
-
-
第三节 评析与启迪
-
一 韦伯命题与学界回应
-
二 方法论启迪
-
-
参考文献
-
-
第六章 沃勒斯坦与《现代世界体系》
-
第一节 原著简介
-
一 伊曼纽尔·沃勒斯坦简介
-
二 写作背景与理论渊源
-
三 出版与传播
-
-
第二节 主要内容与基本观点
-
一 世界体系的形成与发展历程
-
二 “中心—半边缘—边缘”体系的国际分工体系
-
三 霸权与现代世界体系的运转
-
四 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扩张
-
五 中庸的自由主义的胜利
-
六 其他观点
-
-
第三节 评析与学习启迪
-
一 原著评析
-
二 学习意义与启迪
-
-
参考文献
-
-
第七章 罗荣渠与《现代化新论》
-
第一节 原著简介
-
一 罗荣渠简介
-
二 写作背景
-
三 出版与版本
-
-
第二节 主要内容与基本观点
-
一 “现代化”含义
-
二 一元多线历史发展观
-
三 现代化的世界进程与大趋势
-
四 第三世界的现代化
-
五 传统文化与现代化
-
六 现代化的“负效应”
-
七 马克思主义与现代化
-
八 其他观点
-
-
第三节 学术价值与学习启迪
-
一 学术价值
-
二 国内学界关于“现代化”的研究
-
三 学习启迪
-
-
参考文献
-
-
第八章 斯塔夫里阿诺斯与《全球分裂:第三世界的历史进程》
-
第一节 原著简介
-
一 斯塔夫里阿诺斯简介
-
二 写作背景与出版
-
-
第二节 主要内容与基本观点
-
一 “第三世界”的由来及定义
-
二 第三世界演变的四个阶段
-
三 第三世界的出现
-
四 第三世界的扩展
-
五 第三世界全球性体系最终形成
-
六 20世纪第三世界争取独立的斗争
-
-
第三节 评析与学习启迪
-
一 原著评析
-
二 学界关于“第三世界”的研究
-
三 学习启迪
-
-
参考文献
-
- 版权页
- 后折页
- 封底
- 出版地 : 中國大陸
- 語言 : 簡體中文
- DOI : 10.978.75201/51368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