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能斷:金剛經給你強大

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5
閱讀格式
EPUB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9866006692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手捧金剛經,能斷一切苦!

唯一在哈佛、耶魯、史丹福、哥廷根、清華、北大等近百所高校的講台上留下過身影的佛教心靈導師──索達吉堪布的生命開示

《金剛經》是能斷人生各種執著,給身心帶來強大正能量的生命開示,只要你掌握了哪怕只是其中短短一句的智慧,就能使你強大。

對世界有影響力的藏傳佛教大德,以現代的方式,逐字逐句解說《金剛經》,給你能斷煩惱的智慧,告訴你斬斷各種執著最為殊勝的竅訣和方便。

.一把鹽放入一杯水中,會鹹得發苦,而撒進一座湖裡,就沒什麼味道。同樣,我們生命中的痛苦是鹽,它的鹹淡,也取決於盛它的容器。
.處境不管是好是壞,都不是造成我們痛苦的主因,對外境的執著,才是一切痛苦的根本來源。
.想徹底根除痛苦,不能一味從改變外在環境下手,更應該從斬斷內心的執著做起!
.很多人認為空性是什麼都「沒有」,但實際上恰恰相反,空性是什麼都「有」。
.萬法如果不空,就不可能有無常變化,就像一顆種子,不空,它永遠無法結出果實。
.正因為是空性,才會隨緣而變,才能衍生出形形色色的大千世界。

每個人的人生,都充滿了起伏不定、喜怒哀樂,這一切看似實實在在,但你若學了《金剛經》,就會明白:它並不是人生的真相。只有斷除了對萬法的執著,通達本來無「我」,才會懂得人生到底是什麼──索達吉堪布

*本書附索達吉堪布專門請人繪製的本師釋迦牟尼佛全彩畫像,開經前恭敬默唸佛號,可助理解經義。
  • 封面
  • 【前言】
    • 手捧《金剛經》,能斷一切苦
  • 【引言篇】
    • 依靠《金剛經》,能夠消災免難
    • 《金剛經》的譯本,是大成就者加持過的
  • 【初善題目篇】
    • 《金剛經》為什麼以「金剛」為喻
  • 【中善經義篇】
    • 第一品 法會因由
      • 佛陀講經有五種圓滿
      • 為什麼在佛陀口中,低劣的飲食也能變成無上美味
      • 修行時,身體端直非常重要
    • 第二品 善現啟請
      • 敬佛菩薩要這樣敬
      • 誰能讓我們今生來世都快樂
      • 敢問佛陀心安何處
      • 佛經的每個字都有極深意義
    • 第三品 大乘正宗
      • 如何發菩提心
      • 什麼是「世俗菩提心」
      • 什麼是「勝義菩提心」
      • 何為真正的菩薩
    • 第四品 妙行無住
      • 向菩薩學布施
      • 這樣布施,福德無法衡量
      • 「布施」本是如夢如幻
    • 第五品 如理實見
      • 真正的如來是什麼樣子
    • 第六品 正信希有
      • 對《金剛經》有信心,也是一種福德
      • 有了空性見,就能迅速解脫
      • 萬法的顯現不是障礙,對萬法的執著才是
      • 執著萬法,是生死輪迴之根
      • 執著空性,誰也救不了
      • 渡河離不開船,但到了對岸,就必須捨去
    • 第七品 無得無說
      • 佛陀、佛法真的存在嗎
      • 佛言不可說
      • 萬法不是有,也不是無
      • 佛與菩薩的區別在哪兒
    • 第八品 依法出生
      • 什麼是財布施
      • 什麼是法布施
      • 《金剛經》是諸佛、佛法的出生處
      • 佛法是智慧的境界
    • 第九品 一相無相
      • 什麼是沙門四果
      • 沒有對色聲香味觸法的執著,才是真正的預流果
      • 沒有來去的執著,才是真正的一來果
      • 什麼是不來果
      • 阿羅漢為什麼叫「戰勝敵人」
      • 阿羅漢若認為「我已得到阿羅漢果」,會有什麼過失
      • 真正的阿羅漢不可能覺得「我是人中第一,我很了不起」
      •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 第十品 莊嚴淨土
      • 獲得法是一種分別念,理應捨棄
      • 除了心清淨,世上沒淨土
      • 「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 有智慧的人,絕不貪戀夢中的身體
    • 第十一品 無為福勝
      • 持誦《金剛經》,能行難做之事,能獲廣大福德
    • 第十二品 尊重正教
      • 念誦《金剛經》的人同佛塔寺廟一樣值得恭敬
      • 《金剛經》在哪兒,佛就在哪兒
    • 第十三品 如法受持
      • 《金剛經》裡處處是寶,可隨意取
      • 空性,並不是什麼都沒有
      • 什麼時候相違之法能共存
      • 這個世界也是如夢如幻
      • 心清淨之人,見什麼都是佛,心不清淨者,只見各種醜相
      • 一心念誦《金剛經》,就能破我執、斷妄想
    • 第十四品 離相寂滅
      • 具有空性智慧,才能生起大悲
      • 《金剛經》為什麼如此希有
      • 有信心,就能證悟空性
      • 不執著有,更不執著無
      • 一處黑暗時,另一處必定有光明
      • 人為何始終擺脫不了煩惱
      • 見相非相,即證悟了實相
      • 真正的佛是自己的心
      • 有緣接觸空性法門,非常有福報
      • 佛經的內容就像我們平時聊天一樣
      • 什麼是「忍」的最高境界
      • 佛曾經怎樣修忍
      • 有大智慧,才不生瞋恨心
      • 安忍不要「口惠而實不至」
      • 遇到違緣時,還是盡量修一點安忍
      • 通達甚深空性,既是安忍,也是布施
      • 佛陀的說話之道
      • 「有」「無」是一種矛盾嗎
      • 在有生之年,請每天念一遍《金剛經》
    • 第十五品 持經功德
      • 對《金剛經》生信,比布施身體的功德還大
      • 唯有發了大乘菩提心的人,才是本經所化對象
      • 哪些人享受不了《金剛經》
      • 《金剛經》也是佛塔
    • 第十六品 能淨業障
      • 每一種違緣實際上是順緣
      • 生生世世永不離佛
      • 「我不懂的甚深之法,並不代表佛陀不知道」
      • 以小因得大果
    • 第十七品 究竟無我
      • 整部《金剛經》講的是如何調伏自心
      • 菩提心也分世俗、勝義
      • 一切相都是虛妄的
      • 連佛也沒有得過法
      • 萬法皆由因緣生
      • 釋迦牟尼佛是這樣成佛的
      • 「如來」是什麼意思
      • 夢裡為實,夢外為虛
      • 殺人放火是不是佛法
      • 小中可現大,大中可現小
      • 「無相」才是菩薩的名字
      • 連「莊嚴佛土」也不要執著
      • 我執是生死輪迴的根本
    • 第十八品 一體同觀
      • 什麼是肉眼、天眼、慧眼、法眼、佛眼
      • 世間沒有什麼佛不知道的
      • 心性即光明
      • 過去、現在、未來是一種錯覺
    • 第十九品 法界通化
      • 布施只要著相,功德幾乎沒有
    • 第二十品 離色離相
      • 色身即法身,法身即色身
      • 如來的真正身體是無為法
    • 第二十一品 非說所說
      • 默時說,說時默
      • 佛至涅槃,未曾說過一字佛法
    • 第二十二品 無法可得
      • 不生亦不滅,無捨亦無得
    • 第二十三品 淨心行善
      • 什麼是「無上正等正覺」
      • 智慧離不開大悲、大悲離不開智慧
      • 不執著就是什麼都不要了嗎
    • 第二十四品 福智無比
      • 七寶雖多,用盡還歸生滅。經文雖少,悟之直至菩提
    • 第二十五品 化無所化
      • 世上沒有眾生可度
      • 凡夫與聖者的差別
      • 不要執著於自己是凡夫
    • 第二十六品 法身非相
      • 佛陀的每一種相,都是以無量福德而成就
      • 三十二相也有勝劣之別
      • 燒香拜佛有用嗎
    • 第二十七品 無斷無滅
      • 相只是一種因緣
      • 真相並不是什麼都沒有
    • 第二十八品 不受不貪
      • 學佛只是為了遣除煩惱嗎
      • 修福積德的真正目的是什麼
    • 第二十九品 威儀寂靜
      • 無來也無去,所以叫如來
    • 第三十品 一合相理
      • 一塵中有塵數剎
      • 這個世界不常有,也不斷滅
      • 世上沒有一樣東西會實實在在
      • 世人喜把「沒有」執為「有」
    • 第三十一品 知見不生
      • 取「我」是垢,不取「我」是淨
      • 先聽,再思,後修
      • 無相之相,方為實相
    • 第三十二品 應化非真
      • 世上有三種功德最大
      • 「入定」是不執著任何一種相
      • 「出定」是觀一切如夢如幻
  • 【後善結尾篇】
    • 因為皆大歡喜,所以信受奉行
  • 【後記】
    • 希望更多人對《金剛經》有深入的了解
  • 版權頁
  • 出版地 臺灣
  • 語言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