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本书试图以东观为中心,探讨东汉时期的校书修史活动与帝制国家文化建构之间的内在联系。作为东汉国家文化事业的核心机构,东观对后世影响较大者约有三端:一是相关校书人员参加白虎观会议,定著《白虎通德论》,完成帝制国家官方意识形态的理论建构;二是校定经书文本,颁布天下;三是会集诸儒,群修国史。经书文本及其解读、本朝史的撰写,开始由个体行为上升为国家的集体行政运作。这种转变削弱了经师和史家的个人权威,有助于建构东汉的合法“政统”。东观实为国家处理诸多层面知识、教育和意识形态问题的整合平台,东汉学术的嬗变与当时帝制国家
- 封面
- 前折页
- 书名页
- 总序
- 目录
- 导言 东观与帝制国家的文化整合
-
第一章 从兰台到东观
-
第一节 作为建筑的东观
-
第二节 东观职能
-
第三节 职官建制
-
附 《后汉书·班固传》“诣校书部”辨
-
-
第二章 东汉校书考
-
第一节 东汉官方校书
-
第二节 校书体式
-
第三节 校书与东汉学术
-
附 东汉校书事迹表
-
-
第三章 东观与东汉目录学
-
第一节 《汉志》与《七略》关系窥管
-
第二节 汉末目录学发微:以《三礼目录》为例
-
-
第四章 东观修史与帝制国家的文化整合
-
第一节 道统与治统
-
第二节 承古与观今
-
第三节 从史家到儒家
-
第四节 东观修史与东汉帝制转型
-
-
第五章 《东观汉记》史学谫论
-
第一节 东观与东汉史籍
-
第二节 《东观汉记》的本纪体例
-
第三节 从《光武帝纪》看《东观汉记》对光武形象的建构
-
第四节 《东观汉记》的叙事特征
-
附 《东观汉记·光武帝纪》与《后汉纪》、《续汉书》、《后汉书》异同
-
-
第六章 东观内外:帝国余晖下的《汉纪》修纂
-
第一节 杨彪与《东观汉记》的补撰
-
第二节 颍川荀氏家族与《汉纪》
-
第三节 《汉纪》文本与汉室正统书写
-
- 附录 《汉纪》正德本研究
- 结语
- 征引文献
- 后记
- 版权页
- 后折页
- 封底
- 出版地 : 中國大陸
- 語言 : 簡體中文
- DOI : 10.978.75201/27578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