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该书对民事检察权的性质、权能及其多样化的实现方式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在本学科中具有显著的补白性和创新性。其中对民事检察权能的辨析和论证,有助于推动民事检察权理论的独立发展和基础更新;对督促起诉、支持起诉、公益诉讼、检察调解、执行检察协助等具体实现方式的深入观察和分析,有助于激活实践对制度的推动和完善作用。书中收集并整合了大量的实证数据和实务案例,大大提升了著作的论证强度和阅读价值,在相当程度上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经验事实与问题意识相呼应的理想状态。该书获2017年北京市社科基金资助。
- 版权信息
-
引论
-
一、研究时机的特殊性及其价值
-
二、研究对象概览:以问题意识为指引
-
三、位于何处:研究现状的综合评估
-
四、将向何处:研究进路与创新之处
-
-
第一章 民事检察权的基本原理
-
第一节 民事检察制度的起源和演进
-
一、域外国家民事检察制度的起源和演进
-
二、中国民事检察制度的起源和演进
-
三、比较法视野下民事检察制度的起源模式和内在成因
-
-
第二节 民事检察权的性质和权能
-
一、域外国家民事检察权的性质和权能
-
二、中国民事检察权的性质和权能
-
三、检察机关在民事领域的角色类型及组合模式
-
-
第三节 民事检察权的基本规律和正当性基础
-
一、民事检察权性质定位和权能配置的基本原理
-
二、域外国家民事检察权的发展规律及其正当性基础
-
三、中国民事检察权的发展规律及其正当性基础
-
-
-
第二章 民事检察权的运行实况
-
第一节 公权制约型民事检察权的实现方式
-
一、民事审判检察监督
-
二、民事执行检察监督
-
-
第二节 社会治理型民事检察权的法定实现方式
-
一、民事支持起诉
-
二、民事公益诉讼
-
-
第三节 社会治理型民事检察权的“自发性”实践
-
一、督促起诉
-
二、“检调对接”
-
三、民事执行检察协助
-
-
-
第三章 公权制约型民事检察权
-
第一节 公权制约型民事检察权的生发原因
-
一、民事审判检察监督权的生发原因探究
-
二、民事执行检察监督权的生发原因探究
-
-
第二节 公权制约型民事检察权的运行空间
-
一、民事审判检察监督权的运行空间
-
二、民事执行检察监督权的运行空间
-
-
第三节 公权制约型民事检察权的基本准则
-
一、检察权的共通性基本原则
-
二、自组织原理与穷尽程序内部制约原则
-
三、谦抑性原理与有限适度监督原则
-
四、比例原则
-
-
-
第四章 社会治理型民事检察权
-
第一节 社会治理型民事检察权的生发原因
-
一、检察机关支持起诉的生发原因探究
-
二、民事督促起诉的生发原因探究
-
三、检察机关提起民事公益诉讼的原因探究
-
四、民事检调对接的生发原因探究
-
五、民事执行检察协助的生发原因探究
-
-
第二节 社会治理型民事检察权的运行空间
-
一、检察机关支持起诉的运行空间
-
二、民事督促起诉的运行空间
-
三、民事公诉的运行空间
-
四、民事检调对接的运行空间与正当性质疑
-
五、民事执行检察协助的运行空间
-
-
第三节 社会治理型民事检察权行使的基本准则
-
一、客观合法原则
-
二、辅助性理论与有限适度干预原则
-
三、民事公诉的基本原理别论
-
-
-
第五章 民事检察权的二元化构造
-
第一节 民事检察权的问题成因与优化方案
-
一、公权制约型民事检察权的问题成因与优化方案
-
二、社会治理型民事检察权的问题成因与优化方案
-
-
第二节 系统论视野下民事检察权的内外部关系研究
-
一、民事检察权各类权能的内部关系研究
-
二、公权制约型民事检察权与社会治理型民事检察权的关系研究
-
三、民事检察权的外部关系
-
-
第三节 民事检察权的滥用与防范
-
一、民事检察权制约机制体系化建构的总体思路
-
二、民事检察权内部制约机制的具体建构
-
三、民事检察权外部制约机制的具体建构
-
-
第四节 我国民事检察权体系化更新的总体构想
-
一、民事检察权的角色重整与理念更新
-
二、民事检察权体系化革新的总体路径
-
-
- 结语 我国民事检察权的未来走向展望
-
图表目录
-
附录一 美国州检察总长办公室的常规组织结构图
-
附录二 民事审判检察监督案例列表
-
附录三 检察机关支持起诉的民事案件列表
-
附录四 民事公益诉诉案例列表
-
附录五 各地检察机关民事督促起诉案例列表
-
- 参考文献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