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本書是對民事抗訴制度基本原理的一種闡釋。書中敘述了民事檢察的基本範疇、民事檢察制度的比較法考察、中國民事抗訴的制度變遷與實務發展狀況;對民事抗訴制度合理性論爭雙方的論點要素和論證邏輯的系統梳理;闡述了2012年民事訴訟法框架下具有全新“五階構造”的民事抗訴制度,其與再審之訴制度在程序構造、訴訟關係以及通行原則上存在原理相通、相融性;最後展望了“再審程序抗訴一元啟動”機制的構建。
-
导论
-
一 研究之缘起
-
二 本书基本构思与内容
-
三 本书研究的意义与局限性
-
-
第一章 民事检察概论
-
第一节 基本范畴
-
一 民事检察
-
二 民事诉讼检察监督
-
三 民事抗诉
-
-
第二节 民事检察制度的比较法考察
-
一 法国民事检察制度
-
二 德国民事检察制度
-
三 日本民事检察制度
-
四 英国民事检察制度
-
五 美国民事检察制度
-
六 俄罗斯民事检察制度
-
-
第三节 中国民事检察制度的历史发展
-
一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民事检察制度
-
二 民事检察制度的重建与发展
-
-
-
第二章 民事抗诉制度的合理性之争
-
第一节 民事抗诉制度质疑论
-
一 民事抗诉侵犯当事人处分权
-
二 民事抗诉损害当事人诉讼地位平等原则
-
三 民事抗诉有违案件裁判的不确定性
-
四 民事抗诉损害审判独立
-
五 民事抗诉损害司法裁判的终局性和司法权威
-
六 民事抗诉不符合诉讼经济原则
-
-
第二节 民事抗诉制度维护论
-
一 正面立论
-
二 对质疑论的反驳
-
-
第三节 对合理性之争的简要评析
-
-
第三章 检察监督的基础理论
-
第一节 “法律监督”概念考察
-
一 “法律监督”的含义分歧
-
二 法理学解释的局限性
-
三 “法律监督”的语源考察
-
四 “法律监督”的本义
-
五 检察权的法律监督性质
-
-
第二节 “法律监督”的概括性意指
-
一 一个有待思考的问题:“法律监督”的意指
-
二 “法律监督”系职权概念
-
三 检察权的结构
-
四 “法律监督”的概括意指
-
-
-
第四章 民事抗诉制度的构造与功能
-
第一节 民事抗诉制度的构造
-
一 构造概念及其应用
-
二 民事抗诉制度构造的概念
-
三 民事抗诉制度构造的历史演变
-
-
第二节 民事抗诉制度的功能
-
一 制度功能的概念
-
二 关于民事抗诉制度功能的各种观点
-
三 民事抗诉制度功能的界分原理
-
四 民事抗诉制度的原初功能
-
五 民事抗诉制度功能的嬗变
-
-
-
第五章 民事抗诉监督的诉讼结构
-
第一节 既有理论的检视
-
一 关于民事抗诉监督诉讼结构的各种理论
-
二 对既有理论的检视
-
-
第二节 民事抗诉监督诉讼结构的新分析
-
一 诉讼结构分析的基础理论
-
二 诉讼结构分析的展开
-
-
-
第六章 民事抗诉制度的合理性论证
-
第一节 面向旧构造的理论阐释及其困境
-
一 民事抗诉制度的宪法基础
-
二 民事抗诉制度的诉讼法理根据
-
三 民事抗诉的原则特征
-
四 应然的程序关系
-
五 应然的程序构造
-
六 小结:旧阐释的理论困境
-
-
第二节 面向新构造的理论阐释
-
一 再审之诉概述
-
二 民事抗诉制度新构造与再审之诉的原理相融性
-
三 小结
-
-
-
第七章 抗诉事由
-
第一节 抗诉事由概论
-
一 抗诉事由的概念
-
二 抗诉事由的作用
-
三 抗诉事由的设置
-
四 抗诉事由的立法演变
-
-
第二节 抗诉事由的理解与把握
-
一 有新的证据,足以推翻原判决、裁定的
-
二 原判决、裁定认定的基本事实缺乏证据证明的
-
三 原判决、裁定认定事实的主要证据是伪造的
-
四 原判决、裁定认定事实的主要证据未经质证的
-
五 对审理案件需要的主要证据,当事人因客观原因不能自行收集,书面申请人民法院调查收集,人民法院未调查收集的
-
六 原判决、裁定适用法律确有错误的
-
七 审判组织的组成不合法或者依法应当回避的审判人员没有回避的
-
八 无诉讼行为能力人未经法定代理人代为诉讼或者应当参加诉讼的当事人,因不能归责于本人或者其诉讼代理人的事由,未参加诉讼的
-
九 违反法律规定,剥夺当事人辩论权利的
-
十 未经传票传唤,缺席判决的
-
十一 原判决、裁定遗漏或者超出诉讼请求的
-
十二 据以作出原判决、裁定的法律文书被撤销或者变更的
-
十三 审判人员审理该案件时有贪污受贿、徇私舞弊、枉法裁判行为的
-
-
- 结语 “再审程序抗诉一元启动”之展望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出版地 : 中國大陸
- 語言 : 簡體中文
- DOI : 10.978.75201/15551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