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智者生存:醫療現場的行為經濟學-為什麼醫生和病患想的不一樣?

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1
閱讀格式
PDF ; EPUB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9865511586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別傻了,你的敵人從來都不在醫院的診療室──洞悉醫療現場的各種偏誤與不當行為,就能不留遺憾地為自己及家人,做出更明智的醫療決策!★第一本把行為經濟學的觀點,聚焦在醫療及公共衛生領域的代表作★19位日本頂尖醫師與經濟學家現身說法,告訴你:面對各種最真實的醫/病僵局與認知差距,有何因應策略?★立足全球醫療現場的第一手研究,提供躍然於紙上的行為經濟學思考方式,及活用理論的原則與方法為什麼一位能提出合理診斷結果及治療方針的醫師,從病患的角度來看,卻很有可能把他當作是一名「惡醫」呢?醫生:「為什麼病人不能做出明智決定呢?」病患:「為什麼醫生無法理解我的心情呢?」在此之前,沒有人知道病患的決策過程和行為是如何改變的,也沒有人告訴我們:要怎麼正確地去看醫生?本書匯集第一線的醫學、公共衛生學、心理學、人類學、行為經濟學和社會行銷等領域的專家,完整揭露:醫病雙方在做醫療決策時,可能產生的偏誤與不當行為,同時也向讀者提出「不受行為偏誤所困」的明智解方。什麼是醫療現場的行為經濟學?醫師和患者之間,在「要怎麼接受醫療行為」這件事上,其實存在著一條巨大的鴻溝……現狀偏差(我現在還不要緊)當下偏誤(我不想現在做決定)沉沒成本偏誤(我不想讓過去的治療付諸流水)可得性捷思法(醫生,我看到可以治癒癌症的產品廣告……)給病患和家屬:面臨抉擇時,該如何做出明智的決策?透過理解偏誤,就能在疾病的治療過程中,發揮出與醫護人員「形成共識」的強大作用……確定性效應(手術的成功率有90%,但失敗率有10%,咦?)損失規避(就算接受癌症篩檢,還是有無法治癒的可能)選擇/資訊過剩負荷(我乾脆不要接受治療好了)助推(原來我接受這項療法是有好處的)給醫護人員:行為經濟學如何釐清決策時的偏誤?即便擁有充分的專業知識與臨床經驗,醫護人員在做決策時,依然會被行為偏誤所困……醫護人員該如何向「有限理性」的患者及家屬提供資訊?如何把「利他性」應用在醫療現場?為什麼在「急性期」很難做出決定?如何透過「自由家長主義」和「助推」進行醫療誘導?獻給所有徬徨的病患家屬、醫療從業人員,以及手中拿著候診號碼牌的你!行為經濟學的特性,依存於每個人的價值觀和文化之中。由於疾病帶來的風險程度與時間經過方式不盡相同,展現在行為經濟學中的偏誤特徵也會隨之改變。因此本書所舉的實例,內容涵蓋:癌症篩檢、心血管系統疾病、重症、中止延命治療/安寧療護、器官捐贈,乃至於家屬的後悔情緒等,進行分門別類、鉅細靡遺的探討。除了以病患與家屬的行為作為分析對象,本書更納入醫師和護理師的視角,探討他們身上出現的行為經濟學特性,以及這些特性和醫療行為/看護行為之間的關係,值得所有生活中必須「和疾病打交道」的讀者一讀!
  • 前言
  • 第一部分 什麼是醫療現場的行為經濟學?
    • 第1章 診間中的對話
      • 1 「我都已經堅持到這一步了」——沉沒成本
      • 2 「我目前還不要緊啊」——現狀偏差
      • 3 「我不想現在做決定」——當下偏誤
      • 4 「我看到宣稱可以讓癌症消失的廣告」——可得性捷思法
    • 第2章 行為經濟學的架構
      • 1 人們在做決策時的習慣
      • 2 展望理論(確定性效應和損失規避)
      • 3 當下偏誤
      • 4 社會性偏好(利他性、互惠性、不平等規避)
      • 5 有限理性
      • 6 助推
    • 第3章 醫療行為經濟學的現況
      • 1 行為經濟學的特性和健康行動之間的關係
      • 2 助推研究
      • 3 今後的醫療行為經濟學
  • 第二部分 給病患和家屬:面臨抉擇時,如何做出明智的決策?
    • 第4章 家屬該如何協助癌症患者做出適切的治療決策?
      • 1 癌症治療中的決策及其支援
      • 2 癌症治療現場的實例
      • 3 使用行為經濟學的方法幫助癌症患者做决策
      • 4 行為經濟學對病患做决策的實用性
      • 5 行為經濟學對病患做决策的倫理性
    • 第5章 該怎麼做,才能提高人們接受癌症篩檢的比率呢?
      • 1 癌症篩檢總論:從行為經濟學的觀點看公眾衛生和行為改變的思考方式
      • 2 利用「損失框架」呼籲大眾接受大腸癌篩檢
      • 3 接受乳癌篩檢的行為改變:行為改變模式、助推和框架效果
      • 4 預防肝癌的肝炎病毒檢查:佐賀縣的肝炎病毒宣傳活動
      • 5 為了促進「接受癌症篩檢的行為改變」所做的溝通
    • 第6章 為什麼子宮頸癌的預防行為遲遲無法推進呢?
      • 1 子宮頸癌與HPV病毒
      • 2 預防子宮頸癌的方式
      • 3 日本國內的子宮頸癌篩檢問題
      • 4 日本國內的HPV疫苗問題
      • 5 選擇「不接種HPV疫苗」的決策過程
      • 6 為什麼不讓女兒接種?一位母親對HPV疫苗的認識
      • 7 對HPV疫苗的負面觀感有可能改變嗎?
    • 第7章 怎麼做才能減少家屬的後悔之情呢?
      • 1 家屬對選擇癌末治療方式所產生的後悔之情
      • 2 人生中的選擇與後悔
      • 3 關於後悔的內容
      • 4 後悔情緒與心理帳戶
      • 5 後悔情緒與參照點
      • 6 後悔情緒與當下偏誤
      • 7 家屬對於經歷「癌末抉擇」的特殊性
      • 8 與「如何減少後悔」有關的提示
    • 第8章 如何在老年人做醫療決定時,提供他們合適的支援呢?
      • 1 日本國內高齡患者的現狀
      • 2 認知功能衰退的相關課題
      • 3 老年人會如何決定自己的治療方式?
      • 4 老年人的醫療決策會給家屬帶來什麼影響?
      • 5 老年人做決策的困難點:預立醫囑
      • 6 如何把行為經濟學的觀點應用在老年人的決策行為上?
    • 第9章 該如何表達器官捐贈的意願呢?
      • 1 只要改變「預設值」,同意器捐的比例就會改變
      • 2 表達意願和不表達意願的自由
      • 3 認識和「意願表達」相關的偏誤
      • 4 器官移植醫療系統的管理政策
  • 第三部分 給醫護人員:行為經濟學如何釐清決策時的偏誤?
    • 第10章 為什麼一旦開始進行人工呼吸管理就無法停止了呢?—受情感影響的倫理—
      • 1 維持生命治療的「不施行」和「中止」,在倫理上有何差異?
      • 2 為什麼「不施行」和「中止」會被視為是相異的兩件事?
      • 3 中止「維持生命治療」是違法的嗎?
      • 4 醫療「指導方針」能取代法律嗎?
      • 5 指導方針在行為經濟學中起到的作用
    • 第11章 為什麼在急性期很難做出決定呢?
      • 1 關於循環系統方面的決策
      • 2 最具代表性的急性期決策——心肺復甦術
      • 3 不執行心肺復甦的決定(變更預設值)
      • 4 患者做的決定:有可能把「預立醫囑」當作解決方案嗎?
      • 5 急性期的決策:反映出醫護人員的心情
      • 6 為急性期做好準備的病患和醫師
      • 7 醫護人員應該要了解的偏誤
    • 第12章 為什麼不同醫師的診療模式會有所差異呢?
      • 1 醫師的判斷並不全然是合理的?
      • 2 女性醫師的病人死亡率較低?
      • 3 利用「助推」來優化醫師的診療行為
    • 第13章 富有同理心的人,難道不適合擔護理師嗎?
      • 1 護理師的利他性
      • 2 護理師的職業倦怠
      • 3 護理師的利他性和職業倦怠之間的關係
      • 4 利他性在醫療現場中的應用
  • 結語
  • 注釋和參考文獻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