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全島總罷工:殖民地臺灣工運史

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0
閱讀格式
PDF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9578019133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計次服務

借閱規則
借閱天數 14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本書收錄於此書展...

「同胞須團結,團結真有力!」看百年前的臺灣勞工們,如何以超絕的行動和策略,跨廠場、跨職業,全島總罷工,向惡老闆說「不」!自己的幸福自己爭,日治時代工運這樣搞──「景氣差?不如自己做頭家!」經濟不景氣,老闆要減薪?罷工的新竹木工們開設另類工廠,不勞動者不准過問工廠營運。薪水自己定,生意沖沖滾(tshiâng-tshiâng-kún)!「有工賊?來去他家吃一餐!」高雄工人簽約協議組成「食飯隊」,罷工中如有違約或擅自復職的工賊,必須負擔其餘罷工者的生活費。一起到復職工人的家裡吃好吃滿!「要降租!臺南房東嚇破膽!」世界經濟大恐慌,收入銳減,失業風行。臺南有由勞動者、貧民組成的「臺南借家人協會」,甫成立便有屋主聞風惶恐,主動降租!本書作者蔣闊宇以日本統治臺灣五十年間的新聞資料為本,逐筆整理與勞資爭議、工運事件相關的紀錄,重新編織出一套百年前臺灣工人們的「工運故事集」。不同於過往史觀往往繼承殖民者的「煽動敘事」,也不同於民族主義者側重抗日、民族認同,而將勞工視為面目模糊的被領導階級,本書致力於回到歷史田野,重新發現並建構臺灣勞工階級的主體性與能動性,探討臺灣工人們如何透過跨廠場、跨產業的合縱抗爭與罷工,影響了知識分子與左右兩翼工運集團的路線與主張,從追求個人幸福的前提出發,進而尋找整個勞動階級的共同出路。一九二○年代的殖民地臺灣工運史,可以帶給當代臺灣哪些啟示和體會?和百年前的臺灣工人們一起重返這場屬於庶民的戰鬥,在不同的時代,寫下抗爭的硬道理。本書特色◎中研院台史所副研究員林文凱專文推薦◎首部日本時代臺灣勞工運動故事集◎附《臺灣日日新報》大型勞資爭議報導一覽表※本書獲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贊助出版
  • 序一 回看那個壯闊時代
  • 序二 反思當代、指向未來,從真誠面對歷史開始
  • 第一章 緒論
    • 第一節 殖民地臺灣工運簡史
    • 第二節 文獻回顧與材料範圍
    • 第三節 自主工運的史觀
    • 第四節 章節架構與歷史分期
    • 第五節 左右光譜
  • 第二章 黎明期(1926-1927)
    • 第一節 自發性勞資爭議
      • 一、1926年以前的勞工運動
      • 二、臺灣最初的工會組織
    • 第二節 新臺灣文化協會
      • 一、社會問題研究會
      • 二、臺北無產青年
      • 三、臺灣文化協會左傾
      • 四、工會工作的開展
    • 第三節 高雄臺灣鐵工所大罷工
      • 一、高雄機械工會的組織
      • 二、社會資源湧向高雄
      • 三、臺灣鐵工所的產業地位
      • 四、罷工戰略與政治想像
    • 第四節 全島總罷工與後續工潮
      • 一、全島總罷工
      • 二、五一勞動節(1927)
      • 三、臺北日華紡織株式會社罷工
      • 四、嘉義營林所大罷工
      • 五、臺北人力車工潮
      • 六、臺北印刷從業員組合
    • 第五節 鐵工罷業的尾聲
      • 一、調停者、警察與工會改組
      • 二、罷工者行商團
      • 三、勞工自主企業
  • 第三章 成熟期(1927-1929)
    • 第一節 右翼工會崛起
      • 一、民族主義、勞資協調與工團主義
      • 二、新竹木工工友會
      • 三、右翼組織工作的進展
      • 四、大稻埕茶業工人運動
      • 五、臺北砂利船友會
      • 六、臺北華僑總工會
      • 七、臺灣工友總聯盟第一次全島代表大會
    • 第二節 左翼工會弱化
      • 一、臺灣總工會
      • 二、臺灣機械工會聯合會
      • 三、左翼組織工作的進展
      • 四、工友協助會與臺灣總工會
      • 五、全島勞動運動統一聯盟
      • 六、臺灣工會臨時評議會
      • 七、臺灣大眾黨
    • 第三節 風雨中的勞動節
      • 一、五一勞動節(1928)
      • 二、基隆洋服工友會
      • 三、臺北石工工友會
      • 四、基隆船炭工友會
      • 五、臺南安平製鹽株式會社大罷工
      • 六、高雄淺野洋灰株式會社大罷工
      • 七、臺北木工工友會
      • 八、臺北金銀細工工友會
      • 九、臺南理髮工友會
      • 十、臺北印刷從業員組合與臺北印刷工會
    • 第四節 臺灣民眾黨與工友總聯盟
      • 一、臺灣工友總聯盟的組織架構
      • 二、臺灣工友總聯盟第二次全島代表大會
      • 三、臺灣民眾黨與勞工運動
      • 四、民眾黨內的階級鬥爭
  • 第四章 受難期(1930-1932)
    • 第一節 臺灣工友總聯盟列寧主義化
      • 一、臺灣地方自治聯盟
      • 二、臺灣民眾黨左傾
      • 三、三角戰略
      • 四、大蕭條裡的組織工作
      • 五、大稻埕金銀紙店爭議
      • 六、高雄印刷從業員組合
      • 七、臺北華僑錫箔工友會
      • 八、新竹木工工友會罷工
      • 九、高雄共榮乘合自動車會社爭議
    • 第二節 臺灣共產黨與臺灣總工會籌備會
      • 一、臺灣共產黨的工運政策
      • 二、對臺灣共產黨的批判
      • 三、蘇新與蕭友山的組織工作
      • 四、改革同盟
      • 五、高雄苓雅寮肥料袋工廠罷工
      • 六、臺中菸草組合從業員罷工
      • 七、宜蘭蔗渣工業試驗所爭議
      • 八、臺灣出版工會籌備會
      • 九、臺灣交通運輸工會籌備會
      • 十、臺灣礦山工會籌備會
    • 第三節 殖民地勞工運動的末路
      • 一、共同鬥爭委員會
      • 二、無產階級共同戰線瓦解
      • 三、臺北印刷從業員組合大罷工
      • 四、1932年以後的勞工運動
    • 第四節 殖民地勞工運動的結構性回顧
  • 後記 百年綦轍低迴遍
  • 附錄
    • 附錄一 《臺灣日日新報》所載大型勞資爭議(1898-1926)
    • 附錄二 《臺灣日日新報》所載大型勞資爭議(1932-1940)
  • 參考書目
  • 出版地 臺灣
  • 語言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