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追溯研究史的意義,在於喚起人們關注那些被忽略的歷史軌跡。
台灣原住民族研究從日治時代至今已有百年以上的歷史。當代仍參考援引日治時代所留下之文獻者不計其數,卻不曾有人將此期間的研究者及其背景做過系統性的整理及解讀。
作者笠原政治自選二十年來陸續發表與民族分類有關的論文,依日治時代先行者進行研究調查的時間為縱軸,追溯原住民族全體分類軌跡的議題,構成這本以研究史與民族分類為主題的專書。本書從原住民族研究先驅「三傑」:伊能嘉矩、森丑之助、鳥居龍藏等先行者縱橫全島的台灣踏查採集,到《台灣原住民族系統所屬之研究》這部學術著作之解析,以探討原住民族分類的由來與經過,盼能引起更多讀者對台灣原住民族研究領域的興趣,並且對日治時代的資料有正確認識與解讀。
台灣原住民族研究從日治時代至今已有百年以上的歷史。當代仍參考援引日治時代所留下之文獻者不計其數,卻不曾有人將此期間的研究者及其背景做過系統性的整理及解讀。
作者笠原政治自選二十年來陸續發表與民族分類有關的論文,依日治時代先行者進行研究調查的時間為縱軸,追溯原住民族全體分類軌跡的議題,構成這本以研究史與民族分類為主題的專書。本書從原住民族研究先驅「三傑」:伊能嘉矩、森丑之助、鳥居龍藏等先行者縱橫全島的台灣踏查採集,到《台灣原住民族系統所屬之研究》這部學術著作之解析,以探討原住民族分類的由來與經過,盼能引起更多讀者對台灣原住民族研究領域的興趣,並且對日治時代的資料有正確認識與解讀。
- 圖表目次
- 導讀:置身百年前時空下閱讀時代
- 譯者序
-
序言
-
探究日治時代的研究史
-
原住民族的分類
-
《台灣原住民族系統所屬之研究》
-
本書架構
-
-
第一部 總論
-
第一章 台灣原住民族研究史:以文化人類學為中心
-
清治末期之前的紀錄(1895 年前)
-
日治時代(1895 至1945 年)
-
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1945 年後)
-
-
-
第二部 伊能嘉矩與森丑之助
-
第二章 伊能嘉矩及其時代:早期研究史之測鉛
-
前言:對伊能嘉矩的關心與無關心
-
學習人類學
-
在台十餘年
-
山地及東部的原住民族調查
-
關於原住民族研究的成果
-
文化人類學的源流
-
-
第三章 俯瞰台灣原住民族:伊能嘉矩的民族分類
-
台灣全島調查
-
《台灣蕃人事情》與「民族」分類
-
俯瞰原住民族
-
「熟蕃」、「生蕃」與平埔族
-
其他的問題點
-
鳥居龍藏的原住民族分類
-
結語
-
-
第四章 伊能嘉矩原住民族分類的各種資料來源
-
清治時代的漢語文獻
-
喬治.泰勒的分類
-
田代安定與鳥居龍藏的東部原住民族分類
-
結語
-
-
第五章 森丑之助與台灣原住民族分類
-
森丑之助的原住民族研究
-
民族的分類及次分類
-
森丑之助民族分類之問題點
-
結語
-
-
第六章 師、友及訪問者:支持森丑之助研究的人物
-
引領森丑之助進行學術探險的台灣研究先行者
-
在台灣的交友關係
-
訪問者及其他
-
-
第七章 佐藤春夫筆下的森丑之助
-
大正九年夏,台北
-
佐藤春夫的台灣之旅
-
〈霧社〉裡描寫的森丑之助
-
〈魔鳥〉及其他
-
返日之後的消息
-
-
-
第三部 關於《台灣原住民族系統所屬之研究》
-
第八章 如何閱讀名著《台灣原住民族系統所屬之研究》(前篇)
-
小小的研究室
-
實地調查(1930-1932)
-
執筆分配
-
持續的「囑託人類學」
-
-
第九章 如何閱讀名著《台灣原住民族系統所屬之研究》(後篇)
-
出版之後
-
系譜與口傳的資料
-
探索遷移的軌跡
-
〈台灣原住民族移動與分布〉
-
結語
-
-
第十章 馬淵東一與民族史之研究
-
全心投入原住民族調查的1930 年代
-
馬淵對《台灣原住民族系統所屬之研究》之貢獻
-
往社會人類學的方向發展
-
〈台灣原住民族移動與分布〉與《台灣原住民族系統所屬之研究》之比較
-
原住民族的分類
-
結語
-
-
-
第四部 魯凱族研究史
-
第十一章 奇幻的「澤利先族」
-
「我們到底是什麼『族』?」
-
伊能嘉矩與「澤利先族」
-
被包含在「排灣族」裡
-
-
第十二章 「魯凱族」誕生以後
-
台北帝國大學之創立
-
《台灣原住民族系統所屬之研究》與魯凱族
-
鹿野忠雄的分類
-
二戰後的研究
-
-
結語
-
- 謝辭
- 參考文獻
- 索引
- 出版地 : 臺灣
- 語言 : 繁體中文
- DOI : 10.978.986350/4191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