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中國古代農業文明

出版日期
2019/07/01
閱讀格式
EPUB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9888573585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計次服務

借閱規則
借閱天數 14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本書對中國古代的農業與農業文明的發展情況做了系統闡述。具體討論的問題,包括傳統農業的誕生、傳統農業經濟的特徵與優勢、傳統農業知識與技術體系、靈活的土地關係和所有權結構、龐大的灌溉系統和水利工程、完備的重農政策和措施、三次農業擴張進程、崇尚農業的價值追求,以及傳統農業的困境與衰落等。
  • 封面頁
  • 書名頁
  • 版權頁
  • 獻詞
  • 緒論
    • 農業——理解中國傳統社會的鑰匙
  • 壹 傳統農業的誕生:人與自然的選擇
    • 一 農業發展的自然條件
    • 二 農業發展的自然環境
    • 三 農業發展的社會條件
    • 四 自然環境對農業經濟生活的影響
      • 1. 對農業生產結構和生產類型的影響
      • 2. 對農作制度和耕作制度的影響
      • 3. 對農業再生產和勞動生產率的影響
      • 4. 對農業生產方式和發展道路的影響
  • 貳 傳統農業經濟的特徵與優勢
    • 一 傳統農業的特徵
      • 1. 農業生產工具明顯改進
      • 2. 農業動力資源充分開發
      • 3. 農業知識與技術體系日益完善
      • 4. 農業經營組織日益小型化趨勢
    • 二 中國傳統農業的確立
      • 1. 社會生產力提供了物質技術條件
      • 2. 社會政治改革加速經濟結構確立
      • 3. 連綿戰爭的劇烈催化作用
    • 三 輝煌的農業文明
      • 1. 傳統農業經濟超常規的發展
      • 2. 傳統農業的發展深度與廣度
      • 3. 傳統農業形成的單一經濟結構
      • 4. 傳統農業是傳統文化的堅實基礎
    • 四 發達的農業帝國
  • 叁 傳統農業知識與技術體系
    • 一 傳統農業知識與技術體系
    • 二 傳統農業知識與技術體系的發展
      • 1. 傳統農業知識與技術體系的演變
      • 2. 土壤的知識與技術
      • 3. 農時的知識與技術
      • 4. 耕作方式的知識與技術
    • 三 傳統農業種植知識與技術的發展
      • 1. 輪作復種和間作套種的形成
      • 2. 輪作復種和間作套種的擴展
      • 3. 輪作復種和間作套種的完善
  • 肆 靈活的土地關係和所有權結構
    • 一 傳統農業的土地關係
      • 1. 地主土地所有制
      • 2. 國家土地所有制
      • 3. 自耕農土地所有制
    • 二 小農經濟及其土地所有制
      • 1. 小農經濟是家庭與生產的結合
      • 2. 小農經濟的生產效益優勢
      • 3. 小農經濟的優化勞動組織形式
    • 三 租佃制及其經濟關係
      • 1. 普遍實行的租佃制
      • 2. 租佃制的經濟性
      • 3. 租佃制的深遠影響
    • 四 土地所有權結構及其變動
      • 1. 土地買賣機制
      • 2. 土地兼併機制
      • 3. 土地離散機制
  • 伍 龐大的灌溉系統和水利設施
    • 一 傳統社會中的治水活動
      • 1. 治水活動是國家重要職能
      • 2. 治水活動日趨增多
      • 3. 黃河流域與長江流域的治水
      • 4. 多樣化的水利設施與水利工程
    • 二 北方旱地農業的水利事業
      • 1. 引黃灌溉設施與工程
      • 2. 農田水利設施的興修
      • 3. 利用山川造田肥田
    • 三 南方稻作農業的水利事業
      • 1. 各類排、蓄水設施的興修
      • 2. 持續修築的海岸堤防
      • 3. 與水爭地活動的增多
      • 4. 豐富的水利工具和技術
    • 四 著名的水利工程
      • 1. 引漳十二渠
      • 2. 都江堰
      • 3. 鄭國渠
      • 4. 坎兒井
      • 5. 它山堰
  • 陸 完備的重農政策和措施
    • 一 農業第一的政策和原則
      • 1. 傳統農業牢固的地位
      • 2. 農業第一的政策措施
    • 二 天下第一的國家工程
      • 1. 國家工程:治河
      • 2. 治河方略:賈讓三策與束水攻沙
    • 三 牢固的自然經濟結構
      • 1. 自然經濟特徵
      • 2. 自然經濟結構
  • 柒 勢不可擋的農業擴張進程
    • 一 第一次傳統農業擴張進程
      • 1. 黃河流域傳統農業的確立:小農經濟的形成
      • 2. 黃河流域基本經濟區的發展優勢
      • 3. 戰爭對黃河流域基本經濟區的衝擊
      • 4. 人口遷移與長江流域的開發
    • 二 第二次傳統農業擴張進程
      • 1. 長江流域基本經濟區的形成
      • 2. 長江流域和黃河流域傳統農業的發展
      • 3. 兩宋時期傳統農業生產的繁榮
    • 三 第三次傳統農業擴張進程
      • 1. 傳統農業區域的拓展與發展
      • 2. 商業性農業的發展
      • 3. 農作物新品種的引種
      • 4. 東北地區的農業開發
  • 捌 崇尚農業的價值追求
    • 一 崇尚農業的思想文化情趣
      • 1. 「三才相宜」的思想
      • 2. 耕讀傳家的傳統
      • 3. 鄉村中國的情趣
    • 二 豐富的農學著作和思想
      • 1. 《呂氏春秋·上農》四篇
      • 2. 《氾勝之書》
      • 3. 《齊民要術》
      • 4. 《陳旉農書》
      • 5. 《王禎農書》
      • 6. 《農政全書》
    • 三 農業生產生活的完美寫照:耕織圖
      • 1. 南宋樓璹所作《耕織圖》
      • 2. 清代康雍乾官修《耕織圖》
  • 玖 傳統農業的困境與衰落
    • 一 傳統農業的發展極限
      • 1. 土地稀缺日益加劇
      • 2. 農業技術較少突破
      • 3. 勞動力投入越走越窄
      • 4. 小規模經營日趨萎縮
    • 二 傳統農業衰落的原因
      • 1. 單一農業種植業緩慢生長
      • 2. 對勞動力投入的嚴重依賴
      • 3. 小農經濟的優勢日漸衰減
      • 4. 低層次平面墾殖局限不斷擴大
  • 主要參考書目
  • 出版地 香港
  • 語言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