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近年來人類科技進入指數性進展的拐點,其巔峰就是創造了「人工智能」(AI),AI帶來的巨大改變與影響,讓人既驚喜,又害怕。
引人反思:
人類的智慧是哪裡來的?
機器也能有智慧嗎?這怎麼生發的?
「人工智能」掌權的世界是什麼樣子?
什麼是人類的去向?
這是一本與「人工智能」以及「新冠肺炎病毒」有關,而對「智慧與生命」發出探問及解答的書籍。
文中論述有些是淺顯的故事與新聞,但也引用了艱深的數學及物理學知識,如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等;其中最寶貴的,是在問題的關鍵點上,作者巧妙地提出聖經中的真理,把真神永恆的智慧與在基督裡的生命真諦,清楚地表明出來。
「在《人造意識》(Ex Machina)這部影片中,主角人工智能專家說:『將來有一天,人工智能將以同樣的方式回望我們,就像我們看非洲平原上的化石骨架一樣……一隻直立的猿類生活在塵土中,語言和工具簡陋,即將滅絕……。』然而機器就算有了『通用智能』(General Artificial Intelligence),有一種工作只有人才能做,有一個『角色』只有人才能勝任,那就是──服事上帝,敬拜創造他與萬物的主;因為人本是為此而被創造的。屬靈的境界是人存在的終極境界。」
──作者 黃小石 博士
引人反思:
人類的智慧是哪裡來的?
機器也能有智慧嗎?這怎麼生發的?
「人工智能」掌權的世界是什麼樣子?
什麼是人類的去向?
這是一本與「人工智能」以及「新冠肺炎病毒」有關,而對「智慧與生命」發出探問及解答的書籍。
文中論述有些是淺顯的故事與新聞,但也引用了艱深的數學及物理學知識,如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等;其中最寶貴的,是在問題的關鍵點上,作者巧妙地提出聖經中的真理,把真神永恆的智慧與在基督裡的生命真諦,清楚地表明出來。
「在《人造意識》(Ex Machina)這部影片中,主角人工智能專家說:『將來有一天,人工智能將以同樣的方式回望我們,就像我們看非洲平原上的化石骨架一樣……一隻直立的猿類生活在塵土中,語言和工具簡陋,即將滅絕……。』然而機器就算有了『通用智能』(General Artificial Intelligence),有一種工作只有人才能做,有一個『角色』只有人才能勝任,那就是──服事上帝,敬拜創造他與萬物的主;因為人本是為此而被創造的。屬靈的境界是人存在的終極境界。」
──作者 黃小石 博士
黃小石
1940年出生於重慶,戰後隨父母定居台灣新竹,中學畢業保送上台灣大學物理系。大學時期深入思考信仰問題,1962年台灣大學物理系畢業,1964年受洗成為基督徒。
1969年,獲美國康奈爾大學物理學博士學位。
1969-1973年,任教於若歌大學物理系。
1973-1976年,美國匹茲堡大學訪問學者。
1976-1998年,擔任美國艾克桑石油公司研究部門液態物理企劃主管,並從事研究工作。
1990年,獲德國普朗克研究獎,並獲選為美國物理學會會士。
1998-2009年,美國普林斯頓大學資深研究員。
2009-2012年,美國普林斯頓神學院訪問學者。
黃小石除了在物理學界的成就外,同時以長老身分在美國新澤西州的若歌教會事奉,為若歌教會創始人之一,現任其長執會主席,及基督使者協會榮譽董事會主席。並曾任華福科技佈道事工主任、眾聖徒協會董事等職。多年來經常應邀到世界各地講演,反應熱烈。
黃小石勤於筆耕,相關論著見於各刊物。中文著作二十餘本(大多由宇宙光出版)。
- 黃序(黃子嘉:若歌教會榮譽牧師)
- 林序(林治平:中原大學榮譽退休教授)
- 前言
-
Part 1 智能篇
-
智能的公式
-
從算盤到量子計算機
-
人工智能的里程碑:弈棋
-
第37手棋
-
機器學習
-
社交媒體:孤獨與共
-
電腦與人腦
-
中文字的智慧
-
-
Part 2 生命篇
-
未知生,焉知死
-
人是什麼?
-
智人的愚昧
-
武器與智能
-
暴殄天物
-
遠離惡便是聰明
-
彤霞曉露
-
1919年天上的巧合
-
雁字回時
-
擦鞋者言
-
散步
-
生命的跑道
-
不能預測的改變
-
-
Part 3 智慧篇
-
知己者明
-
一件美事
-
不與惡人作對
-
走二里路的智慧
-
奔跑的僕人
-
多元與合一
-
新希望:智慧的燈
-
懼怕的智慧
-
- 致謝
- 出版地 : 臺灣
- 語言 :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