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本書收錄於此書展...
本書主要介紹了自開埠至二戰前,各種電訊科技在香港的發展歷程,包括電報、電話與無線電。本書分別講述了幾項科技各自的發明開端、如何引入香港、在香港的發展歷史中經歷了哪些曲折和繁複的過程,以及它們的到來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怎樣的變化。
除此之外,書中亦介紹了在各項科技的發展過程中,政府各部門之間的探討與商榷、官方與民間之間的溝通與調節、各大商業公司之間的角力與對峙等內容。
除此之外,書中亦介紹了在各項科技的發展過程中,政府各部門之間的探討與商榷、官方與民間之間的溝通與調節、各大商業公司之間的角力與對峙等內容。
- 前言
-
第一章 電報篇:外重內輕
-
(一) 古代傳訊
-
(二) 電報誕生
-
(三) 應用於鐵路
-
(四) 傳遞訊息
-
(五) 電報密碼
-
(六) 海底電報纜
-
(七) 與電報相關的公司
-
1. 電線公司
-
2. 電報公司
-
-
(八) 世界俯視遠東電報市場
-
(十) 電報在香港的誕生
-
(十一) 伸延至亞洲各地
-
1. 香港至馬尼拉
-
2. 香港至廣州
-
3. 香港至澳門
-
4. 香港經納閩島(Labuan)至星加坡
-
-
(十二) 香港電報網
-
1. 電報新聞
-
2. 氣象電報
-
-
(十三) 電報纜的煩惱
-
1. 設置禁區
-
2. 上岸屋
-
3. 邊界合作屋
-
4. 聯合大樓
-
5. 颱風的破壞
-
-
(十四) 新興行業
-
(十五) 結語
-
-
第二章 電話篇:荊棘滿途
-
(一) 電話誕生
-
(二) 民間智慧
-
(三) 生不逢時
-
(四) 初上軌道
-
(五) 伸延九龍
-
(六) 完善服務
-
1. 電話簿
-
2. 其他服務
-
3. 主要投訴
-
-
(七) 延續專營權
-
1. 開天殺價
-
2. 落地還錢
-
3. 本地公司
-
4. 立法規管
-
-
(八) 自撥電話
-
(九) 長途電話
-
1. 粵港長途電話
-
2. 港滬長途電話
-
3. 馬尼拉、香港、重慶的長途電話
-
-
(十) 多種用途
-
1. 緊急救援
-
2. 撲滅罪行
-
3. 颱風消息
-
4. 解決塞車問題
-
5. 電召車
-
6. 公眾電話
-
-
(十一) 結語
-
-
第三章 無線電篇:從航運到娛樂
-
(一) 前言
-
(二) 無線電
-
(三) 立法規管
-
(四) 合作失敗
-
(五) 汲取教訓
-
(六) 捲土從來
-
(七) 退而求其次
-
(八) 一再延遲
-
(九) 準備工作
-
(十) 時不予我
-
(十一) 軍部管理
-
(十二) 天氣報告和預測
-
(十三) 無線電生
-
(十四) 民間活動
-
(十五) 留聲機和唱片
-
(十六) 廣播初路
-
(十七) 政府態度
-
(十八) 香港無線電協會(Hong Kong Radio Society)
-
(十九) 政府默許的開端
-
(二十) 廣播測試電台
-
(二十一) 嘗試現場轉播
-
(二十二) 專家到港
-
(二十三) 摸著石頭過河
-
(二十四) 專家的構思
-
(二十五) 測試天氣廣播
-
(二十六) 民間活動
-
(二十七) 遇上省港大罷工
-
(二十八) 改組電機工程部
-
(二十九) 私營無望
-
(三十) 官民合作
-
(三十一) 低調的官辦
-
(三十二) 開始測試
-
(三十三) 受到批評
-
(三十四) 弱勢社群
-
(三十五) 廣播委員會
-
(三十六) 播音室開幕
-
(三十七) 留聲機和收音機展覽會
-
(三十八) 完善節目
-
1. 兒童節目
-
2. 病人和盲人時間
-
3. 戶外直播
-
4. 直播港督演說
-
5. 現場轉播
-
6. 播音室廣播
-
7. 葡語廣播
-
8. 華語廣播
-
9. 一些觀察
-
-
(三十九) 險些夭折
-
(四十) 完善廣播
-
1. 改善硬件
-
2. 改善節目
-
3. 廣播委員會和政府改組廣播部門
-
4. 曇花一現的官民合作廣播
-
5. 聽眾人數
-
-
(四十一) 一些重要事蹟
-
1. 短命的本地廣播雜誌
-
2. 新興行業—無線電值機員
-
3. 無線電之父訪港
-
4. 港府廣播10 周年紀念
-
5. 開埠100 周年紀念廣播
-
-
(四十二) 結語
-
- 鳴謝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