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有人說,香港只有房子,沒有建築;報紙也只有地產版,沒有建築新聞。
香港,世界人口密度最高的「The逼City」,單是港島區星羅其佈的超級摩天大廈便有四百幢之多,光速世代大、小型基建天天不息,看似乏味的當代港式結構,其實不少都呈現獨特的環球概念、地踎智慧,經營著一個又一個的有機社區。
正如香港設計中心主席嚴志明不時提到,要將「空間」(space)轉化成「地方」(place),最重要是人的參與。公共空間為人所做、服務群眾,自然要有在地性格、文化溫度,每一個環節,都與設計息息相關。
本書以「地方營造」(placemaking)為主題,透過十三位在香港努力營造人文關懷地方的幕後英雄經驗,藉人與空間互動成有機地標的成功案例、別具心思的硬件及軟件設計,探討未來在公共空間的新嘗試及舊建築活化項目的可能性,甚至為社會政策獻計,達到地方有機自然地發展、聚集人群,甚至引發創意,令香港變得更有特色與活力。
香港,世界人口密度最高的「The逼City」,單是港島區星羅其佈的超級摩天大廈便有四百幢之多,光速世代大、小型基建天天不息,看似乏味的當代港式結構,其實不少都呈現獨特的環球概念、地踎智慧,經營著一個又一個的有機社區。
正如香港設計中心主席嚴志明不時提到,要將「空間」(space)轉化成「地方」(place),最重要是人的參與。公共空間為人所做、服務群眾,自然要有在地性格、文化溫度,每一個環節,都與設計息息相關。
本書以「地方營造」(placemaking)為主題,透過十三位在香港努力營造人文關懷地方的幕後英雄經驗,藉人與空間互動成有機地標的成功案例、別具心思的硬件及軟件設計,探討未來在公共空間的新嘗試及舊建築活化項目的可能性,甚至為社會政策獻計,達到地方有機自然地發展、聚集人群,甚至引發創意,令香港變得更有特色與活力。
- 序一 拋磚引玉,結合更多同路人/葉詠詩
- 序二 用設計創意扭轉環境/嚴志明
- 序三 以人的故事,交換宜人的風景/鄭天儀
- 導讀 地方營造是一種哲學
-
CHAPTER1 古今融匯 集體回憶的新面貌
-
葉長安 文創移動
-
陶威廉 元創方
-
李高凱盈 饒宗頤文化館
-
-
CHAPTER2 錦上添花 化空間為神奇
-
林欣傑 openground
-
林淑儀 香港藝術中心
-
劉鳳霞 藝術推廣辦事處
-
王建明 香港聖公會福利協會
-
梅詩華 一口設計工作室
-
陳翠兒 香港建築中心
-
馬昭智 市區重建局
-
-
CHAPTER3 從無到有 社區新地標的形成
-
茹國烈 西九文化區
-
林綺妮 香港知專設計學院時裝資料館
-
蘇頌禮 Citymapper
-
- 後記 地方營造讓人重新發現城市
- 出版地 : 香港
- 語言 :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