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亞里斯多德

出版日期
2012/11/13
閱讀格式
EPUB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9571932293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被視為「真理之化身」,被尊稱為「學問之父」、「智者之大師」的亞里斯多德,乃人類有史以來最傑出的思想家之一,為西方知識界的巨擘,其思想影響世人歷久不衰。由於其所處之時代距今甚遠,且於彼時科技、資訊之貧乏,其有關實驗性之知識難免有落伍之感;但其有關純理論性之知識,仍極具時代價值,影響世人既深且鉅,故世界各國介紹其思想之書籍不勝枚舉。反觀國內,卻不易找到一本頗具完整且有系統地介紹其思想之書籍,實乃一大遺憾。若能將其有關邏輯、宇宙、人類、存有者之為存有者、上帝、倫理、政治、教育及藝術各方面之言論加以忠實與有系統的介紹,想必足以彌補此一遺憾,而這也正是本書之宗旨,盼能對研究其思想有興趣者具有參考價值,進而加以發揚光大,以建立健全的哲學體系及肯定人生之真諦。
  • 《世界哲學家叢書》總序
  • 自 序
  • 代號說明
  • 第一章 生 平
  • 第二章 著 作
    • 一、邏輯學
    • 二、自然哲學
    • 三、形上學(第一哲學)
    • 四、倫理學
    • 五、政治學
    • 六、修辭學
  • 第三章 邏輯學
    • 第一節 理智的行為
      • 一、初步認識──簡單概念
      • 二、判斷、命題和原理
      • 三、推 論
      • 四、論證明
    • 第二節 論學術
      • 一、意 義
      • 二、特 性
      • 三、種 類
  • 第四章 宇宙論──物性學
    • 第一節 物體的起源與結構
      • 一、原 質
      • 二、原 形
      • 三、匱 乏
      • 四、組成體
    • 第二節 物體的生與滅
      • 一、意 義
      • 二、過 程
      • 三、個別物之形成──個體性之基本要素(原理)
    • 第三節 論物性及其相關概念
      • 一、物 性
      • 二、原 因
      • 三、目 的
      • 四、必 然
      • 五、偶 然
    • 第四節 變動及其相關概念
      • 一、變 動
      • 二、分 量
      • 三、連續體
      • 四、空間與真空
      • 五、位 置
      • 六、時間與久暫
  • 第五章 生物學與人類學(心理學)
    • 第一節 植物生命
      • 一、生命的意義
      • 二、魂的意義和種類
      • 三、生魂的功能
    • 第二節 感性生命
      • 一、感 覺
      • 二、感覺能力、感官與感覺物
      • 三、外在感官
      • 四、內在感官
      • 五、感性欲望
      • 六、移動能力
    • 第三節 理性生命
      • 一、靈魂的意義與性質
      • 二、靈魂的起源
      • 三、靈魂的能力
  • 第六章 形上學
    • 第一節 意義與對象
    • 第二節 重要性與價值
      • 一、對人而言
      • 二、對學術而言
    • 第三節 研究內容
      • 一、存有者的特性
      • 二、第一原理
      • 三、存有者的類比
      • 四、實現與潛能
      • 五、存在與本質
      • 六、範 疇
      • 七、原 因
  • 第七章 神 學
    • 第一節 神的存在與性質
      • 一、宇宙的秩序
      • 二、事物完美的等級
      • 三、心理經驗
      • 四、宇宙事物的變動
    • 第二節 神與世界的關係
  • 第八章 倫理學
    • 第一節 論目的
    • 第二節 論 善
      • 一、善的定義
      • 二、善與事物(存有者)的關係
      • 三、至 善
    • 第三節 論幸福
      • 一、構成幸福的條件
      • 二、不具備真幸福條件之事物
      • 三、具備真幸福條件之事物
      • 四、伴隨幸福之事物
    • 第四節 論德行
      • 一、德行概論
      • 二、德行細論
  • 第九章 政治學
    • 第一節 政治學在學問中的地位及所研究的課題
    • 第二節 國家(政治團體)的起源與性質
    • 第三節 國家的結構
    • 第四節 國家的分子
    • 第五節 成立國家(理想)的條件
    • 第六節 國家的目的
    • 第七節 達到國家目的之方法
      • 一、正 義
      • 二、法 律
      • 三、教 育
      • 四、戰 爭
      • 五、財產及其私有與公有──共產主義
      • 六、奴隸制度
      • 七、國家的體制──政體
      • 八、革 命
  • 第十章 教育哲學
    • 第一節 教育目的
    • 第二節 教育制度
    • 第三節 教育內容
    • 第四節 教育步驟
    • 第五節 教學技巧
  • 第十一章 藝術哲學(美學)
  • 第十二章 亞里斯多德哲學之回顧及其對後代的影響
    • 第一節 從亞氏逝世到西元前第一世紀
    • 第二節 從西元後第一世紀到第五世紀
    • 第三節 從第六世紀到第十世紀
    • 第四節 從第十一世紀到第十五世紀
    • 第五節 從第十六世紀到第二十世紀
  • 參考書目
  • 人名索引
  • 內容索引
  • 版權宣告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