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生產線再造革命:一貫化一個流同步化的流線生產方式

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03
閱讀格式
PDF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9570825954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一貫化一個流的流線生產線,是ANPS先進新生產技術的第一個及最重要的改善技法,也是「精實生產」中常提及的「細胞式生產線」,更是供應鏈管理實施與否的基礎。流線生產線是以產品別為基準,將流程中所需的設備,依工序排列布置,並以一次生產一個產品、檢查一個產品、傳送一個產品到下個工序,以迄成品為止,這是一種革命性的生產線改造方式。透過流線生產方式,可以快速獲得多方面的利益,例如縮短交期時間、減低不良率、提升品質水準、減少庫存、提高產量和勞生產力、節省空間等,可以說是生產線的再造革命。
  • 自序 從NPS新生產技術邁入ANPS先進新生產技術
  • ANPS先進新生產技術的概念圖解
  • 前言
  • 第一章 改善與合理化
    • 1.1 生產合理化了嗎?
    • 1.2 降低庫存的主要方法
    • 1.3 固有技術與生產技術
  • 第二章 傳統生產型態的世界
    • 2.1 什麼才是傳統生產方式?
    • 2.2 傳統生產方式的特徵與弊病之一:機能別、水平式布置
    • 2.3 傳統生產方式的特徵與弊病之二:產能不均、亂流生產
    • 2.4 傳統生產方式的特徵與弊病之三:單能工、多機台操作
    • 2.5 傳統生產方式的特徵與弊病之四:前推式、大批量生產
    • 2.6 傳統生產方式的特徵與弊病之五:設備追求高速化、大型化、泛用化
    • 2.7 傳統生產方式的後果
  • 第三章 新世界的流線生產
    • 3.1 邁向一個流的流線生產
    • 3.2 一個流流線生產方式的特徵與優點之一:產品別、垂直式布置
    • 3.3 一個流流線生產方式的特徵與優點之二:整流生產,源流清晰
    • 3.4 一個流流線生產方式的特徵與優點之三:多能工、多工程操作
    • 3.5 一個流流線生產方式的特徵與優點之四:後拉式、一個流生產
    • 3.6 一個流流線生產方式的特徵與優點之五:設備強調適速化、小型化、專用化
    • 3.7 流線生產方式的榮景
  • 第四章 一個流的生產方式
    • 4.1 流線生產的境界
    • 4.2 為何要一個流生產?
    • 4.3 暴露前在未知的問題
    • 4.4 徹底消除種無馱
    • 4.5 努力最少,收穫最大
    • 4.6 一個流動交期最快之一
    • 4.7 一個流動交期最快之二
    • 4.8 一個流動交期最快之三
    • 4.9 一個流動交期最快之四
    • 4.10 一個變化符合天理
    • 4.11 為無人自動化基礎
  • 第五章 流線生產七要訣
    • 5.1 要訣一:意識革命化
    • 5.2 要訣二:產品別垂直化
    • 5.3 要訣三:生產線複數化
    • 5.4 要訣四:物流整流化
    • 5.5 要訣五:物量一個化
    • 5.6 要訣六:布置彈性化
    • 5.7 要訣七:工程同步化
  • 第六章 流線生產線的設計
    • 6.1 步驟一:選定產品別流程圖
    • 6.2 步驟二:決定產距時間
    • 6.3 步驟三:測定工程周期時間
    • 6.4 步驟四:決定設備及人員數
    • 6.5 步驟五:複數化及U字形布置
    • 6.6 步驟六:固定標準作業
    • 6.7 步驟七:維持管理
    • 6.8 步驟八:朝二代線發展
  • 第七章 流線生產線的布置
    • 7.1 生產線布置的意義
    • 7.2 布置三不原則
    • 7.3 良好的布置——條件一:能從事「標準作業」的生產線
    • 7.4 良好的布置——條件二:沒有無馱的物流
    • 7.5 良好的布置——條件三:資訊的流動
    • 7.6 良好的布置——條件四:少人化的生產線(生產變動的對應)
    • 7.7 良好的布置——條件五:品質保證
    • 7.8 良好的布置——條件六:維修保全
    • 7.9 良好的布置——條件七:作業安全性
    • 7.10 良好的布置——條件八:工廠整體面
    • 7.11 生產線的類別
    • 7.12 基本布置形態之一
    • 7.13 基本布置形態之二
    • 7.14 基本布置形態之三
    • 7.15 基本布置形態之四
    • 7.16 基本布置形態之五
    • 7.17 重新認識輸送帶之一
    • 7.18 重新認識輸送帶之二
    • 7.19 重新認識輸送帶之三
    • 7.20 重新認識輸送帶之四
    • 7.21 重新認識輸送帶之五
  • 第八章 一個流的設備改革
    • 8.1 移動化
    • 8.2 一個化
    • 8.3 Ι/Ο一致化
    • 8.4 逆時針化
    • 8.5 安全化
    • 8.6 連動化
  • 第九章 一個流的難題與對策
    • 9.1 機器不穩定
    • 9.2 品質不穩定
    • 9.3 動作不穩定
    • 9.4 多能工培養不易
    • 9.5 站立工作太累
  • 第十章 一個流流線生產改善實例
    • 10.1 實例一:製鞋業的生產改造——改造針車線成為流線生產方式
    • 10.2 實例二:電子業的生產改造——改造裝配線成為流線生產方式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