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如何閱讀一首詩詞:五種詩詞的最佳讀法

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0
閱讀格式
EPUB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9864931224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當你無意間遇見
一首怦然心動的詞,或是
一首傳誦千古的詩,
要如何得到更豐富的感動?

如果你喜歡詩詞,有興趣、有熱情去讀,那麽,讀到什麽程度可以說「讀懂」了呢?
本書作者馬大勇教授,以深厚的學養、旁徵博引的風格,提出五種解讀詩詞的最佳路徑,讓讀者一窺詩詞動人的奧祕。

作者將這些路徑稱為五種「融通」方式。第一個是針對「背景」和「本事」的「內外融通」;第二個是針對「流變」的「古今融通」;第三個是針對審美寬度的「雅俗融通」;第四個是針對最高層次的「情理融通」;最後一個是針對詩詞寫作的「知行融通」。

【一、內外融通】
要把詩詞放到產生的社會環境和歷史空間當中,才能掌握一首詩的精髓。這就是孟子所謂「頌其詩,讀其書,不知其人,可乎?」

例如,當了解寫作背景之後,才知道朱熹的〈春日〉「勝日尋芳泗水濱,無邊光景一時新。等閒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主旨並不是講春天的風光!

或是一個在清朝商人的別墅中,寄寓多年的文人過世之後,朋友悼念時寫「沉憂早結離鄉恨,弱質難回辟穀春」,這個離鄉恨,竟然是牽涉到「康雍乾盛世」的一系列大型案獄。

【二、古今融通】
找出這首詩詞所繼承的傳統,才能理解詩詞的前世今生。這不是為了「厚古薄今」,後人寫的詩詞,也可能比前人更能打動人心。

早一點的例子如北宋晏幾道寫「夢後樓臺高鎖,酒醒簾幕低垂。去年春恨卻來時。落花人獨立,微雨燕雙飛。」後兩句被評為「千古不可無一,不能有二」的佳句,但這兩句其實取自早前五代翁宏的詩,卻能點鐵成金。

或是近代人戴望舒寫「撐著油紙傘,獨自╱仿徨在悠長、悠長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逢著一個╱丁香一樣結著愁怨的姑娘」,來源是李商隱的「芭蕉不展丁香結,同向春風各自愁」,你比較喜歡誰的詩?

【三、雅俗融通】
美感偏好人人不同,有偏好是正常的,但是切忌「偏狹」。「雅」、「俗」並不是截然對立的概念,「大俗」可以變成「大雅」,一味「求雅」也是一種「媚俗」。

例如文人認為低俗趣味的文字遊戲「詩鐘」,可以用「人面不知何處去」來形容落腮鬍,用「對影聞聲已可憐」來詠近視眼,你認為這是雅還是俗?

甚至「有才你在幹啥呢?」也可能是一首絕妙好詩裡不可或缺的一句詩!

【四、情理融通】
有一種讀法是超越技術、超越學問,直指心靈和人生的,能讀出詩詞中蘊涵的美感與情感,體味到其中的感悟與哲思,我們就穿越時空,恍惚之間坐在了古人的對面,與他們遨遊歌嘯、促膝長談。

例如乾隆年間的早逝文學天才黃景仁,在京城寫「全家都在風聲裡,九月衣裳未剪裁」、「汝輩何知吾自悔,枉拋心力作詩人」,是不是足以讓所有懷才不遇的人落淚?

【五、知行融通】
當我們的心靈去和古人強力對撞的時候,我們也不一定只是「感動」,說不定還會產生一點創作的「衝動」。如果能夠在「知」——也就是掌握了閱讀、鑑賞、進行學術研究的基本法門——的同時,還能夠「行」——也就是捉起筆來進行創作,那麽,這是更有深度的生命方式,更有魅力的活法。
  • 封面
  • 前言 「讀」與「解」
  • 第一章 內外融通
    • 內外融通第一 讀其書,想其人
    • 內外融通第二 看山是山,看水是水
    • 內外融通第三 我未成名君未嫁
    • 內外融通第四 眉公的眉毛
    • 內外融通第五 人人都愛蘇東坡
  • 第二章 古今融通
    • 古今融通第一 一樁被點讚的剽竊案
    • 古今融通第二 詩是人間笑忘書
    • 古今融通第三 「溪流洗亮星辰」的網路詩詞
    • 古今融通第四 相逢一笑泯恩仇:新詩與舊詩
  • 第三章 雅俗融通
    • 雅俗融通第一 文學史上最囧公關
    • 雅俗融通第二 有才你在幹啥呢?
    • 雅俗融通第三 「武林絕學」:集句與詩鐘
  • 第四章 情理融通
    • 情理融通第一 假如詩人住對門
    • 情理融通第二 當文人遇上皇帝
    • 情理融通第三 如懷明月夜中行
    • 情理融通第四 絕塞生還吳季子
  • 第五章 知行融通
    • 知行融通第一 我之格律觀
    • 知行融通第二 那一場風花雪月的事
    • 知行融通第三 我和我追逐的夢
    • 知行融通第四 含情欲說人間事
  • 幾句結語
  • 臺灣版後記
  • 版權頁
  • 出版地 臺灣
  • 語言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