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情感依戀關係療法:找出你的依附類型,改變互動方式,讓你們的關係更有安全感,更親近、更持久

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0
閱讀格式
EPUB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9579121743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生物心理學派伴侶諮商」(PACT)創始人史丹・塔特金(StanTatkin)──極力推薦
洪仲清臨床心理師/陳志恆諮商心理師/莊博安諮商心理師/曾心怡臨床心理師/黃柏嘉諮商心理師/蘇益賢臨床心理師(依姓氏筆劃排列)──齊聲推薦

「我覺得這是個非常好的探索工具,幫助讀者可以檢視自己的需求,伴侶的需求,以及雙方互動的樣貌。」──黃柏嘉/諮商心理師

「這本書很適合正對感情迷惘,卻又不知道從何開始學習的人」──莊博安/諮商心理師

「本書好適合當作大腦依戀障礙的延伸工具書,裡面大量的工具、列表清單和問卷,讓我得到很多諮商上實務的靈感。我非常樂意為本書推薦,也會極力推薦給困在關係當中的個案們。」──蘇益賢/臨床心理師

每個人在一生中,都會與他人產生數十種重要關係,
其對象包括父母、兄弟姊妹、夫妻、朋友、師長、同學、同事……等等,
如果在關係中的安全感得到保障,會不會以不同的方式體驗世界,與人親近呢?

一個人在與他人關係中的安全感──
心理學家稱之為依附類型(attachmentstyle),
這是決定關係成功與否的重大因素。

你覺得自己擁有足夠的安全感嗎?
你是屬於哪一種依附類型?
是焦慮依附型?逃避依附型?還是安全依附型?
這些類型的互動方式如何進行才是正向的?
怎樣避免掉進人際關係的惡性循環中?

有一種方式能夠確保你擁有穩定、持久的親密關係──
那就是找到你自己與你所愛之人的依附類型,
學習以更健康的方式跟你生命中最重要的人們和睦相處。

依附理論(attachmenttheory)是近年來探索情感關係時不可忽視的重要理論,
這個理論最早來自於嬰兒和母親的互動關係,
隨著心理學家的研究,漸漸地被帶到了成人伴侶世界當中,
並成為當代探索成人感情與人際關係最重要的理論之一。

本書以依附理論領域的核心見解為根據,提供大量的練習,
除了幫助你了解自己的依附模式與傾向,
也會提供你如何識別最親近者所表現的模式。
請把你在本書中做的練習視為投資在更健康、更穩定的未來。

在本書中,你將學習到:
依附理論101──學習依附理論的基礎知識及其對自己的意義。
你的依附類型──了解自己對人際關係的想法和感覺如何導致焦慮、迴避,甚至對安全的依附行為造成衝擊。
如何療癒──使用練習和問卷調查以增進自己對人際關係的理解、親密感和穩定性。

無論你是獨自一人或跟親愛的人一起完成這本書,
希望到時候你能夠更了解自己以及你所在乎的人。
藉由在書中學到並與所愛之人分享的新技能,
你就可以開始營造更健康、更親密也更穩固的關係。
  • 國際專家好評推薦
  • 國內專家激賞推薦
  • 前言:運用依附理論改善人際關係
  • Chapter 1:認識你的依附類型
    • 你想從人際關係中得到什麼?
      • 練習單|誰對你很重要?
      • 練習單|各種關係的現況
    • 什麼是依附理論?
    • 依附理論有什麼用處?
    • 找出你的依附類型
      • 練習單|依附類型測驗
    • 如何利用本書
  • Chapter 2:焦慮依附型
    • 焦慮類型的特徵
    • 自我覺察
      • 練習單|焦慮依附評分
      • 練習單|找出你的焦慮依附模式
    • 覺察他人
      • 練習單|認識關係倦怠
      • 練習單|緩解焦慮依附情況
    • 學習接受
      • 練習單|描繪你的情緒
      • 練習單|自我疼惜
      • 練習單|以同理心對待不安全感
    • 良性溝通
      • 練習單|取得同意再表達
      • 練習單|安全與安全感需求
    • 加強聯繫
      • 練習單|感謝日誌
  • Chapter 3:逃避依附型
    • 逃避類型的特徵
    • 自我覺察
      • 練習單|逃避依附評分
      • 練習單|逃避清單
      • 練習單|逃避的正反兩面
    • 覺察他人
      • 練習單|逃避反應對你的影響
      • 練習單|處理負面反應
    • 學習接受
      • 練習單|探索逃避型的內在小孩
      • 練習單|發揮同理心
    • 良性溝通
      • 練習單|探索需求與要求
      • 練習單|主張問題
    • 加強聯繫
      • 練習單|觀點矩陣
  • Chapter 4:安全依附型
    • 安全類型的特徵
    • 自我覺察
      • 練習單|促進安全關係的技巧
    • 覺察他人
      • 練習單|安全依附與不安全依附的態度
      • 練習單|想像衝突中的安全互動
    • 學習接受
      • 練習單|接受自己「完美的不完美」
      • 練習單|看見這份關係的優點
    • 良性溝通
      • 練習單|這句「我」開頭的陳述句有意義嗎?
    • 加強聯繫
      • 練習單|取悅某人
  • Chapter 5:六種依附類型互動
    • 你能從本章學到什麼
      • 練習單|我最愛的遊戲
    • 焦慮─焦慮型互動
      • 練習單|「不,不,好」遊戲
    • 逃避─逃避互動類型
      • 練習單|確認感受
    • 焦慮─逃避型互動
      • 練習單|扮演動物
    • 安全─焦慮型互動
      • 練習單|建立儀式
    • 安全─逃避型互動
      • 練習單|親密討論
    • 安全─安全型互動
      • 練習單|安靜的愛
  • Chapter 6:建立安穩的未來
    • 長遠之計
    • 治癒焦慮的自我
    • 治癒逃避的自我
    • 長久安穩的關係
      • 練習單|展望你的未來
    • 前方的路
  • Final Chapter:空白練習單
  • 資源
  • 參考資料
  • 致謝
  • 索引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