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透過莊子的人生哲學,引領我們進入「逍遙遊」的世界,在混亂無章的社會中,找回悠然自處的生活之道。
講到莊子,第一印象往往只是他輕鬆幽默的形象嗎?
你知道莊子其實:
表達立場時,雖然輕描淡寫,卻讓人難以招架。
批評仁義,是因為對於仁義有更高的理想。
乍看消極遁世,實際上處處表達入世的關懷。
跟著老莊思想大家陳鼓應教授,深入了解莊子思想的精隨!
「庖丁解牛」、「莊周夢蝶」、「螳螂捕蟬,黃雀在後」都是出自《莊子》的著名典故,而莊子與惠施在橋上那場「你不是我,怎麼知道我不曉得魚的快樂?」的精彩辯論,也是我們耳熟能詳的故事。在這些莊子寓言裡面,不僅潛藏莊子對於人生、天地萬物的哲學思維,更是現代人面對忙碌、壓抑的社會,一帖解放人心的良方。
作者陳鼓應為研究老莊思想的大家,透過流暢的文字,結合自身的時代與人生感悟,深入淺出地剖析莊子哲學的精髓。在第一部分「莊子淺說」,介紹莊子的生活態度、生死觀與處世思想,談論莊子如何化除現實中的紛擾,追求身心的自由。如同莊子「蝴蝶夢」中將人轉化為翩翩起舞的蝴蝶,比喻人類內心的自由,不受外在世界的束縛。相對於現代文學家卡夫卡(F.Kafka)《變形記》中的大甲蟲,象徵現代人的時間壓迫、空間囚禁與外界疏離感,讓我們能更深一層體會莊子的蝴蝶夢所代表的意涵。
第二部分「莊子思想散步」則彙整了作者自上世紀九○年代以來,
在兩岸三地發表有關莊子思想演講的內容,觸及莊子的審美意蘊、藝術心境等層面。其中更收錄了作者陳鼓應,與德國漢學家沃爾法特(GunterWohlfart)談到他們各自接觸莊子的人生經驗,以及透過莊子、老子的道家思想,表達他們對於將來的期許。其中談到莊子提倡破除自我中心的思想,正是現今自私自利的人類社會需要深切反省的課題。
一個人生活的體驗愈多,愈能欣賞莊子思想視野的寬廣、精神空間的開闊及其對人生的審美意境;一個人社會閱歷愈深,愈能領會莊子的「逍遙遊」實乃「寄沉痛於悠閒」,而其思想生命的底層,則未始不潛藏著深厚的憤激之情。
──陳鼓應
講到莊子,第一印象往往只是他輕鬆幽默的形象嗎?
你知道莊子其實:
表達立場時,雖然輕描淡寫,卻讓人難以招架。
批評仁義,是因為對於仁義有更高的理想。
乍看消極遁世,實際上處處表達入世的關懷。
跟著老莊思想大家陳鼓應教授,深入了解莊子思想的精隨!
「庖丁解牛」、「莊周夢蝶」、「螳螂捕蟬,黃雀在後」都是出自《莊子》的著名典故,而莊子與惠施在橋上那場「你不是我,怎麼知道我不曉得魚的快樂?」的精彩辯論,也是我們耳熟能詳的故事。在這些莊子寓言裡面,不僅潛藏莊子對於人生、天地萬物的哲學思維,更是現代人面對忙碌、壓抑的社會,一帖解放人心的良方。
作者陳鼓應為研究老莊思想的大家,透過流暢的文字,結合自身的時代與人生感悟,深入淺出地剖析莊子哲學的精髓。在第一部分「莊子淺說」,介紹莊子的生活態度、生死觀與處世思想,談論莊子如何化除現實中的紛擾,追求身心的自由。如同莊子「蝴蝶夢」中將人轉化為翩翩起舞的蝴蝶,比喻人類內心的自由,不受外在世界的束縛。相對於現代文學家卡夫卡(F.Kafka)《變形記》中的大甲蟲,象徵現代人的時間壓迫、空間囚禁與外界疏離感,讓我們能更深一層體會莊子的蝴蝶夢所代表的意涵。
第二部分「莊子思想散步」則彙整了作者自上世紀九○年代以來,
在兩岸三地發表有關莊子思想演講的內容,觸及莊子的審美意蘊、藝術心境等層面。其中更收錄了作者陳鼓應,與德國漢學家沃爾法特(GunterWohlfart)談到他們各自接觸莊子的人生經驗,以及透過莊子、老子的道家思想,表達他們對於將來的期許。其中談到莊子提倡破除自我中心的思想,正是現今自私自利的人類社會需要深切反省的課題。
一個人生活的體驗愈多,愈能欣賞莊子思想視野的寬廣、精神空間的開闊及其對人生的審美意境;一個人社會閱歷愈深,愈能領會莊子的「逍遙遊」實乃「寄沉痛於悠閒」,而其思想生命的底層,則未始不潛藏著深厚的憤激之情。
──陳鼓應
- 增修版說明
- 寫在前面
-
第一部分 莊子淺說
-
前言 莊子的影像
-
生活篇
-
貧窮的生活 重視精神生活
-
異鵲的故事 對追逐欲望的警惕
-
終生不仕 不受身外名利的誘惑
-
契友惠施 知己的難能可貴
-
鼓盆而歌 回歸自然的生死觀
-
-
生死篇
-
蝴蝶夢 解放內心的自由
-
生死如來去 肯定生死的豁達態度
-
-
思想篇
-
鯤鵬和小麻雀 充實自我與自知之明
-
涉世之道 不強求、不妄為的處世之道
-
無用之用 凡事不可急功近利
-
愛人利物謂之仁 思辨束縛人性的規範
-
理想人物 不受外界影響,把握自我
-
肯定真知 理解真知的重要性
-
自然無為 事情順其自然,不強加於人
-
自然之美 人與自然的和諧之美
-
不辯之辯 放下成見與主觀認定的是非對錯
-
不道之道 遍及自然萬物的道
-
對待與同一 追求充分不羈的精神自由
-
-
終結篇
-
莊子思想的評價
-
-
-
第二部分 莊子思想散步
-
談「莊周夢蝶」和「濠上觀魚」的審美意蘊
-
「遊心於無窮」的逍遙之境
-
「積厚」與「化」
-
「觀點主義」與開放心靈、多邊思考
-
「相尊相蘊」的齊物精神
-
「莊周夢蝶」、「濠上觀魚」所蘊涵的審美意蘊
-
-
莊子的視野與心境
-
大小之辯
-
主體的局限性
-
一個通達的世界
-
莊子的藝術心境
-
-
莊子的藝術心境
-
莊子:「內聖外王」──最高的理想人格
-
莊子其人其書
-
莊子的思想風格
-
「鯤鵬展翅」──大其心境,開拓視野
-
「庖丁解牛」──由技藝入道境
-
「莊周夢蝶」──體認「物化」之境
-
「觀魚之樂」──物我的感通
-
-
遊於尼采與莊子之間
-
釐清文化與哲學
-
道為世用
-
-
道家思想之古今對話:陳鼓應與沃爾法特談莊子
-
陳鼓應:如何進入「道」的精神家園
-
沃爾法特(Gunter Wohlfart):像詩人陶淵明那樣生活
-
-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