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圖解‧職場心理學:職場人際水太深?自備麻煩避雷針!

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9/07/01
閱讀格式
PDF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9863711742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計次服務

借閱規則
借閱天數 14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踏入職場,你想順風順水,還是吃土吃滿? 揮別天兵,出社會就該知道的全方位人際應對心法 3分鐘讀懂一個概念╳97招人際避險重點詳解╳7種實用職場心理測試, 不用詭計多端演宮鬥,只要略懂心理學,安身立命不是夢!  人際關係篇借助小差錯,建立親和力出醜效應增加曝光率,積累人脈時空接近效應人際關係越好,身體越健康孤獨的人才生病有效溝通篇批評、抱怨要「適可而止」超限效應清晰界定工作領域學會說「不」 自我認知篇努力工作不如會工作埋頭勤奮≠出類拔萃在辦公室,你扮演著什麼角色職場裡的角色扮演心理定律篇讀懂上司的心小計策成就完美員工職場中要保持合理距離刺蝟效應推卸責任是職場大忌卸下心理防禦機制
  • 1 人際關係篇 讓你的好人緣升至沸點
    • 我們都是「熟悉的陌生人」(小世界理論)
    • 借助小差錯,建立親和力(出醜效應)
    • 「模仿」也可以建立親和感(鏡映效應)
    • 找啊,找啊,找朋友(人際吸引的相似性原則)
    • 增加曝光率,積累人脈(時空接近效應)
    • 左右逢源的藝術(互惠式好感定律)
    • 人際關係和諧(成為職場紅人)
    • 避免辦公室最惹人厭的行為
    • 團隊精神(心理學MBA)
    • 職場中不可踩踏的雷區(越級報告)
    • 讚美使你們更親近(赫洛克效應)
    • 人際關係越好,身體越健康(孤獨的人易生病)
    • 雙贏思維,遠離競技場(紅黑遊戲中的雙贏原則)
  • 2 有效溝通篇 溝通與職場不可思議的關聯性
    • 傾訴者是小丸子,你就要變成友藏(面向當事人調整姿態、積極傾聽)
    • 說個小笑話,讓氣氛變輕鬆(幽默的力量無限大)
    • 找到與他人溝通的最佳管道(神經、語言、行為程式模式溝通技術)
    • 你真的把話說清楚了嗎?(視覺資訊傳達效應)
    • 吃閉門羹,有時也有好處(閉門羹迴旋術)
    • 成為一個有說服力的人(說服法則)
    • 批評、抱怨要「適可而止」(超限效應)
    • 小技巧讓談判變簡單(讓成功率up!up!)
    • 解讀對方的真實心理(懂得「看臉色」)
    • 謊言大調查(教你看透人心的計謀)
    • 清晰界定工作領域(學會說「不」)
    • 辦公室閒聊的利與弊(同步特徵轉移效應)
    • 辦公室「問題人物」讓你頭疼嗎?
    • 勇敢說不,不做職場小綿羊(善用說話技巧化解衝突)
  • 3 自我認知篇 你是辦公室大咖嗎?學會「偷窺」自己的大腦
    • 質疑自己「是否能行」,大多時候會不行(警惕內心批評家)
    • 你有情緒管理能力嗎?(高情商才是職場大贏家)
    • 你的逆商指數夠高嗎?(凹點心理定律)
    • 你真的渴望成功嗎?(審視你的成功動機)
    • 在辦公室,你扮演著什麼角色(職場裡的角色扮演)
    • 走路時不忘抬頭看天空(毛毛蟲效應)
    • 尋找自己的最佳智慧卡(瓦拉赫效應)
    • 把自己打造成一個品牌(行銷自己)
    • 努力工作不如會工作(埋頭苦幹≠出類拔萃)
    • 你認識自己嗎?(自我認知的陷阱)
    • 小心眼源於低自尊(給自尊打打氣)
    • 挖掘潛意識的大寶藏(打破思維的瓶頸)
    • 為什麼總在關鍵時刻掉鏈子
    • 選擇越多結果越差(學會放棄)
    • 明確目標與可行性計畫(縮短期望與現實的距離)
  • 4 職場心態篇 挨罵了,別再賠上情緒成本
    • 辦公室工作狂人(A型人格)
    • 不懂拒絕的「老好人」(C型人格)
    • 心情好的員工效率最高(好心情帶來的知覺傾向)
    • 將憤怒之火消滅在萌芽時(管理憤怒情緒)
    • 誰是辦公室裡的「橡皮人」(謹防工作倦怠)
    • 不要做負面情緒的傳遞者(踢貓效應)
    • 簡單好用的色彩減壓法(運用色彩緩解情緒)
    • 工作也要察言觀色(自我價值不由他人決定)
    • 給自己安裝幸運兒模式(樂觀的思維模式)
    • 上班第一件事是「上網」?(小心得了「軟癮」)
    • 壓力地雷,一個一個拆除(齊加尼克效應)
    • 有效的減壓對策Ⅰ(寫作減壓法)
    • 有效的減壓對策Ⅱ(冥想放鬆反應)
    • 有效的減壓對策Ⅲ(催眠減壓)
    • 有效的減壓對策Ⅳ(感恩減壓法)
  • 5 拖延心理篇 向職場最可怕的心理頑症宣戰
    • 為什麼我們會拖延(內心衝突源頭)
    • 你怎麼知道你在拖延呢?(質疑拖延)
    • 無憂休閒計畫優先,打消沒時間玩的消極想法
    • 你!我!他!誰在拖延(區分推遲與拖延)
    • 減少時間估計的樂觀偏差(計畫謬誤效應)
    • 與自我和解(左逆轉對抗拖延)
    • 預設困難,選擇放棄(缺乏自信也會造成拖延)
    • 希望自己的欲望馬上獲得滿足(即時滿足與拖延的關係)
    • 被拖延症害苦了(戰勝拖延的必要性)
    • 善用運動改善拖延(拖延vs征服Round-One)
    • 心不在焉就好像靈魂出竅(拖延vs征服Round-Two)
    • 檢視你的「願望清單」(拖延vs征服Round-Three)
    • 勇敢跨出拖延舒適圈(拖延vs征服Final-Round)
  • 6 理定律篇 職場潛伏心理學定律
    • 職場最需要果斷行事(布里丹毛驢效應)
    • 方向錯誤要及時導正(避免陷入沉沒成本惡性循環)
    • 讀懂主管的心(小計策成就完美員工)
    • 如何說服別人答應你的請求(得寸進尺效應)
    • 別把自己逼到死角(海克力士效應)
    • 批評一樣得人心(肥皂水效應)
    • 職場中要保持合理距離(刺蝟效應)
    • 幽默也是一種職場心態(幽默效應)
    • 對別人好,會讓我們更喜歡對方(班傑明‧富蘭克林效應)
    • 要不得的道德優越感(「受害者模式」與「情緒ABC理論」)
    • 推卸責任是職場大忌(卸下心理防衛機制)
    • 你會「道歉在心口難開」嗎?(完整道歉法則)
    • 不要在週一、週五請假(「初始效應」&「新近效應」)
    • 為團隊注入新血(鯰魚效應)
    • 擺脫惰性,重建生活秩序(普瑞瑪法則)
    • 神奇的心理暗示(羅森塔爾效應)
  • 7 成功面試、跳槽篇 刻意製造光環的心理,其實往往適得其反
    • 完美履歷敲開你的職場大門(把握黃金5秒鐘,別讓履歷石沉大海)
    • 禮貌是面試成功的重要基礎(踢好成功求職的臨門一腳)
    • 助你提升面試「第一印象」(善用首因效應)
    • 初入職場,先要學習「表演」課(新人法則)
    • 天使總是人見人愛(光環效應)
    • 眼神透露了你的真誠度(面試中的目光接觸)
    • 微笑讓你出奇制勝(笑臉優勢)
    • 恨得牙癢癢也要談笑自如(面對刁難型人力資源主管)
    • 先下手為強!做別人沒做的準備(面試「撒手鐧」)
    • 心理學專家告訴你:成功面試的祕訣
    • 面試裡的「乾坤大挪移」(善用換位思考)
  • 最潮的職場心理測試
    • 你善於化解與主管的衝突嗎?
    • 你的性格是外向型還是內向型?
    • 職業生涯規劃測驗
    • 職場性格測試
    • 社交能力測驗
    • 你擁有什麼樣的性格?
    • 你識破謊言的功力有多高?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