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3~6歲做對管教,不打不罵孩子更聽話

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9/06/01
閱讀格式
PDF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9863711728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計次服務

借閱規則
借閱天數 14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終結父母的管教惡夢及挫折循環, 秒懂孩子X有效溝通X管教方法輕鬆化解每一場親子衝突,孩子守紀律有自信! ★謝玉蓮臨床心理師【專文推薦】──從「自我」到「群體」,讓孩子安心去探險 ★日本亞馬遜讀者好評推薦,百萬父母最有共鳴的教養經典! 成為父母,最感挫折的時刻,應該就是當孩子開啟「無限循環任性+耍賴+滾地鬼打牆模式」──在公共場合亂跑亂叫、不守規矩、鬧脾氣、打人、沒大沒小、說謊等行為,被孩子氣到火冒三丈、惹到快爆炸的那些時刻吧?孩子甚至會說出「最討厭媽媽了、我不要跟你好了」等令人傷透心的話語。 雖然我們都不是完美的父母,但為了孩子的安全及未來著想,還是希望孩子能懂事聽話,在成長路上可以一天比一天更好、更成熟。過去權威高壓、大吼大叫的管教方式,對孩子起不了作用,反而會因為在無形中與孩子心靈疏離。 到底「管教」該如何拿捏收放,才能讓孩子發自內心的聽話、親子關係更柔軟呢? 本書作者明橋大二瞭解所有父母在教養問題上的焦慮及徬徨無措,因此以情境漫畫的方式,輕鬆圖解親子在教養上的困境,並強調以培養孩子自我肯定為基礎,針對3~6歲的孩子心靈狀態,剖析孩子的情緒反應其真實內在,為所有的教養疑問提供專業而又溫暖的應對回應。 不打不罵,才能傾聽孩子內心的聲音; 不打不罵,才能真正地化解親子衝突,脫離失控懊悔的教養循環。 ■孩子感到「被重視」,是一切管教的源頭作者在親子諮商過程發現,管教和守規矩的源頭是「重視對方的心」,但是不認為「自己受到重視」的孩子,如何能夠重視別人呢?大多數父母都是用負面的情緒化言言與孩子溝通: 「我沒辦法抱你,我要拿東西!」 「你不覺得你這樣很丟臉嗎?」 「你這個壞毛病不改,我也沒辦法……」 「這個也不要、那個也不要,啊~~~你到底要什麼!?」 「不要邊走邊吃,很醜!」 這些話對孩子來說,都是否定的詞彙,父母不斷重複負面話語,孩子也會漸漸認為「爸媽討厭我、我是沒用的人」,教導孩子規矩是重要的,但是在學會守規矩前,更重要的是培養孩子的「自我肯定感」。 ■改變生活小舉動,培養孩子的自我肯定感孩子不是機器人,並不會因為一兩次的教導馬上就改變,請給孩子多一點時間,也給自己多一點寬容,不要把孩子的所有表現都扛成自己的責任,只要有耐心地依照本書的指導,一定能看到成果,孩子也會朝著好的方向改變。 孩子的成長是漸進式的,每個孩子成長幅度也是快慢有別,所以父母們不需要焦急,只要給對愛,孩子會在正向的管教中健康長大。作者在書中也提出許多生活上小舉動,就能幫助孩子培養自我肯定感: ✓一句「謝謝」就能讓孩子很開心,讚美讓心靈更茁壯 →就算只是簡單的小事也跟孩子說:「謝謝」,就能讓孩子知道自己能幫上別人的忙、別人也需要自己的幫助。 ✓常常說「我都知道喔!」跟孩子站在同一陣線,一起開心難過 →「共感」是培養孩子自我肯定感最有效的一種途徑,就算只是單純的理解孩子難過的心情,孩子的心就能得到療癒,擁有力量自己重新站起來   ■「中間叛逆期」是為孩子獨立做準備的重要階段 3歲孩子的第一叛逆期結束之後,很快「中間叛逆期」就要開始了。這個階段孩子的特色就是「頂嘴」,也就是「你說A我說B」的狀態,早熟的孩子從5歲就會開始,這也是代表孩子準備獨立的重要階段。面對易怒的孩子,父母更不該和孩子站在同等級上戰鬥,而是要退一步思考「為什麼孩子會這麼煩躁」,作者也提出與孩子有效溝通的三大重點: 重點1:即便覺得孩子做不到,也讓他試試看 「我知道了,那接下來你自己去做喔!」 →或許父母會認為不提醒的話,孩子就不會去做,不過還是耐心等待,如果結果仍失敗,孩子也會因為切身體會而學到了一課。 重點2:孩子嚴重反抗時,要留心孩子的壓力來源   「在幼稚園是不是有碰到討厭的事呢?」 →明明沒有特別干涉孩子,孩子卻嚴重反抗,這時就可以大膽推測,也許孩子在外面有什麼人事物造成他的壓力,或是與老師聯絡,找出問題點。 重點3:用擁抱軟化孩子的心, 千萬不要硬碰硬 「你是很了不起的哥哥,什麼都不用擔心喔!」 →這個階段的孩子雖然想要撒嬌,但是卻因為自尊從中阻撓,孩子也可能變得渾身是刺,因此父母記得不要硬碰硬,而是緊緊抱住孩子,創造獨處的時間,給孩子撒嬌的機會,孩子就會稍微坦誠一點。   【給父母們的教養心靈雞湯】 別被害妄想解讀孩子的言行是「看不起父母、把爸媽當笨蛋耍」,請相信孩子絕對沒有這樣的意圖。 等待孩子成長,先暫時放下有時是必要的。 孩子不聽話,代表他自我意識開始萌芽,也是心靈順利成長的證明。 傾聽孩子、包容孩子,孩子的心情也會隨著自己受到大人珍視,而有所轉變。 其實孩子都知道答案,孩子只是希望不甘心、生氣的心情得到理解。 別為孩子事事包辦,保持恰當的距離感,是親子彼此開始相處的祕訣。 孩子大鬧一場後,別忘了給他一個緊緊的擁抱。 ★名人好評推薦李儀婷台灣第一位薩提爾模式導入家庭‧親子教養首席教練隋棠知名演員黃瑽寧馬偕兒童醫院主治醫師謝玉蓮繪星心理治療所所長  (以上按姓氏筆劃排序) 【專文推薦】 從「自我」到「群體」,讓孩子安心去探險 ──謝玉蓮臨床心理師/繪星心理治療所所長 3~6歲孩子正處於進入幼兒教育階段,幼稚園是孩子開始學習遵從規範、簡單合作、妥協、人際互動的場所,這是個得從「自我」到「群體」的練習歷程。此階段的孩子對於這新環境充滿著強烈好奇心,但也因為群體的比較,在每天生活中,對孩子而言都是「自我」的試探:我會做嗎?我真的可以嗎?我做得好嗎? 面對這樣的疑問,如果孩子對於環境中接踵而來的種種學習,視為挑戰、有興趣,那麼孩子將不怕挫折,且會越來越積極主動表現,建立自信;相反的,如果視為困境、無興趣,那麼孩子會變得退縮、沒自信,而可能出現失落、各種擔心,擔心自己不夠好、擔心自己做不到、擔心被罵。 因此,孩子好多需要一個穩定的成人。在這歷程中,需要成人的示範及引導,才讓孩子理解在社會期待下表現自己的能力;也需要成人的肯定與支持,才能在嘗試時,安心地去探險、犯錯,不怕失敗;更需要成人的鼓勵與讚美,才能感受到自我的努力與價值。 這本書籍推薦給想要從「心」理解、從「心」出發教育孩子的父母,畢竟教養沒有標準方法,也沒有完美的模式可以替換,只有好好理解孩子發展階段,陪著孩子適時調整,讓孩子感受到被尊重與理解才是最重要的。 【本書特色】 ★15個管教心法,完整剖析孩子真實內心圖解孩子反抗、吃醋行為、甚至退化行為,一步步剖析兒童真實心靈與情緒,讓父母不再因為教養問題傷透腦筋。 ★10大育兒煩惱,淡定面對孩子的叛逆期總是質疑自己是否教養失敗的爸媽,從此寬心看待孩子的成長階段。 ★6大教養關鍵,有效溝通代替打罵如何適切的傾聽、理解與讚美,讓家有學齡前幼兒的父母輕鬆看待管教這門功課。
  • 前言 從內在出發的管教,與孩子更交心
  • 第1章 從小培養「自我肯定感」,3 ∼6歲孩子的心靈成長期,是什麼樣子呢?
    • 「自我肯定感」是心靈的救生圈
  • 第2章 一句「謝謝」就能讓孩子很開心,讚美能讓心靈更茁壯
  • 第3章 常常說「我都知道喔!」跟孩子站在同一陣線,一起開心、難過
  • 第4章 認真傾聽孩子每一句話,孩子就會願意跟你說更多
    • 自我肯定感高的人等於自戀?
  • 第5章 接受孩子的撒嬌,建構愛的基礎,孩子愈有安全感
  • 第6章 重視孩子的撒嬌行為,能孕育出對他人的體貼之心
  • 第7章 稱讚也是一種管教,一味嚴厲責罵,孩子會失去幹勁
    • 1 孕育出對孩子心靈成長最重要的自我肯定感
    • 2 建立親子之間的信賴關係
    • 3 更容易養成孩子的好習慣
    • 4 管教過當會讓孩子隱瞞失敗、開始說謊
    • 5 孩子不再畏懼被管教的時候,會出現負面行為
  • 第8章 父母言行一致,以身作則孩子就會守規矩
    • 1 做給他看─大人先示範給孩子看
    • 2 說給他聽─非命令式的叮嚀孩子
    • 3 讓他嘗試─讓孩子也試試看
    • 4 適切讚美─提高孩子的主動力
  • 第9章 這樣激勵對話,孩子的表現就會正向有自信
    • 1 關注孩子能做到的部分
    • 2 觀察孩子的改變,把握機會稱讚
    • 3 別拿孩子跟別人做比較
    • 4 管教的時候,要使用正向語言
    • 父母也稱讚自己吧!
  • 第10章 不打罵、不吼叫,糾正孩子的6大重點
    • 1 先制止、再對視,以短句表達
    • 2 管教孩子的行為而非人格
    • 3 確實說明不行的理由
    • 4 跟孩子一同思考解決方法
    • 5 要傳達的訊息不是「你…」而是「我…」
    • 6 管教時多說這句話,孩子更容易接受糾正
  • 第11章 孩子就是不管講多少次,都會犯下同樣錯誤的生物
  • 第12章 父母要暫時放下,找回寬心管教的力量
  • 第13章 依孩子的個性,給予不同的管教方法
  • 第14章 手足教養法:長子長女、中間子女、么子么女的教養祕訣
  • 第15章 獨生子女的教養,該注意哪些地方?
    • 大家的育兒事
  • 第16章 育兒困境1 孩子出現嚴重的退化行為
  • 第17章 育兒困境2 孩子表現出沒大沒小的反抗態度
  • 第18章 育兒困境3 上幼兒園總是大哭大鬧
  • 第19章 育兒困境4 孩子總是不肯好好收拾玩具
  • 第20章 育兒困境5 手足戰爭很嚴重,勸架勸到快抓狂
  • 第21章 育兒困境6 孩子的行為舉止很粗暴
  • 第22章 育兒困境7 孩子在學校被霸凌
  • 第23章 育兒困境8 就算糾正孩子,他也不願意認錯
  • 第24章 育兒困境9 跟小孩相處時,經常崩潰、怒火中燒
  • 第25章 育兒困境10 聽見孩子嚶嚶哎哎就會理智斷線
  • Q&A 收錄和父母諮商時,最常被詢問的問題。
    • Q1 孩子開始撒謊了!
    • Q2 接納孩子的任性會一發不可收拾?
    • Q3 要怎麼教出不容易生氣的孩子?
    • Q4 舉止粗暴的孩子要更加嚴格管教?
    • Q5 孩子不守規矩,總是一再犯下同樣的錯
    • Q6 依賴心強的孩子真的能好好獨立嗎?
    • Q7 手足出現爭寵行為,父母該如何正確應對?
    • Q8 孩子在外面是省話一哥、省話一姐
  • 結語 管教保持彈性,親子關係更親密
  • 出版地 臺灣
  • 語言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